保定府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置,治清苑县(即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新城、雄县、深泽、深县、束鹿等地。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也先进攻京师,即取道紫荆关经此北上。明属京师,清属直隶。1913年省。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保定路置,属北平行中书省 (后直隶京师)。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县、辛集等县市地。1913年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置,治清苑县(即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新城、雄县、深泽、深县、束鹿等地。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也先进攻京师,即取道紫荆关经此北上。明属京师,清属直隶。1913年省。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新篁镇。清光绪 《嘉兴府志》 卷4 《市镇》: 新行镇 “在县东南五十四里。镇东西广三里,南北袤二里。明施凤来 《庙记》 有云,界属嘉兴,脉连海盐、平湖,盖错壤在两邑之偏隅。沃上通流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血木岭“在广昌县南一百二十里。旴水所出”。
中国南海诸岛最南的一个群岛,属海南省。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景宏岛、鸿庥岛、费信岛、马欢岛、阳明礁、万安滩、礼乐滩、海马滩等,以太平岛为最大。是南海诸岛中岛、礁、沙滩最多的一个群体。古称万
又名慈悲庵、观音庵、江亭。在今北京市宣武区西南。元于此建寺庙,名观音庵,亦名慈悲庵。明清辟为窑厂。清康熙年间建陶然亭。清 《日下旧闻考》 卷61引 《拓坡居士集》: “陶然亭,康熙乙亥江郎中藻所建。取
唐室韦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境。《新唐书·室韦传》:“最西有乌素固部,与回纥接,当俱伦泊之西南。”
即马西支线。由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至西佐(即峰峰)。
秦汉以前名彭水。即今湖北西北部汉水支流南河。《汉书·地理志》 汉中郡房陵县: “又有筑水,东至筑阳亦入沔。” 《水经·沔水注》: 筑水 “杜预以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魏昌县界。筑水东南流径筑阳县。筑
原在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凉水镇东南图门江边,1940年因修路曾向东北方迁移300米,1985年为加强保护,将石刻和保护亭一并搬迁至珲春市东南珲春大桥东北侧。石高1.40米,宽1.38米。并排阴刻“龙虎”二
亦作青冈岭。在今甘肃环县西北。《资治通鉴》: 五代唐同光四年 (926),朔方节度使康福“至青冈峡,遇吐蕃野利、大虫二族数千帐……大破之,杀获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