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渡墟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八渡苗族乡。《清一统志·泗城府》:八渡墟“在西林县,旧有主簿。本朝嘉庆二年裁”。
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八渡圩。八渡,壮语意为“渡口”。清西林县主簿曾驻此,嘉庆二年(1797年)废。
即今广西田林县西八渡苗族乡。《清一统志·泗城府》:八渡墟“在西林县,旧有主簿。本朝嘉庆二年裁”。
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南八渡圩。八渡,壮语意为“渡口”。清西林县主簿曾驻此,嘉庆二年(1797年)废。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红岩西之西山。《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地理考》:“宾川州南毕钵罗窟山,即赵州之白崖西山也。”又引明李元阳《记》曰:“一名宾波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立,耸拔千余丈,其下林麓蓊郁。
西魏置,治所在大安郡长泽县 (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废帝三年 (554) 改为长州。(1)北魏时置,治长泽县(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城川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西魏废帝时改长州
西魏文帝元宝炬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富平县:“西魏文帝陵,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在今云南会泽县北。《方舆纪要》卷73东川军民府:万额山在“府治北二里。其形上阔而下锐,如猪首然”。
即今湖北松滋县北二十六里朱家埠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松滋县(治所在今老城镇)东南有朱家铺。
聚名。 又作门。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三十里洛门镇。《后汉书·光武帝纪》: 建武十年 (34),“冬十月,中郎将来歙等大破隗纯于落门”。即此。《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
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龙滚镇。清乾隆三年(1738)置巡司于此。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四十里。宋敏求《长安志》卷15引《两京道里记》曰:“相传汉高祖幸新丰,安营幕于此。”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舆地纪胜》 卷159合州: 钓鱼山 “山南大石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涪江在其南,嘉陵江经其北,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峭壁悬崖,形势险峻。山顶周围
①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红花街。旧属茂名县,明初置平山巡司于此。②亦名红花屯。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五里。为南路关堡之首。在今广东省电白县东。明洪武中于此置平山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