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垛镇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清顺治《颍上县志》卷2:八里垛“商贾舟楫,贸易聚集,亦淮、颍襟带之处”。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清顺治《颍上县志》卷2:八里垛“商贾舟楫,贸易聚集,亦淮、颍襟带之处”。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夷州。治所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南。贞观元年 (627) 改属务州。后废。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金石台山 “在府西十五里。有石峰如台者五,列于赤冈之外,旧名五虎台,以形如虎峙也。第一峰独高,第五峰差小,旧与第四峰连属,后流水冲啮,分为二
在今甘肃临洮县北。《清一统志·兰州府》: 故关城 “在狄道州北三十里佛儿崖,废址尚存”。
明洪武六年 (1373) 改叙州路置,属四川行中书省 (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在宜宾县 (今四川宜宾市)。清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及雷波以东,富顺以南,隆昌、兴文以西地区。1913年废。明洪武六年(1
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南部哈腊河,为鄂尔浑河下游支流。元 《圣武亲征录》: “上 (成吉思汗)发兵于哈剌河,伐篾里乞部主脱脱。” 《史集》 载源出不儿罕山 (今肯特山) 西南面的河名为Qara,即此。古水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牛埠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无为州:老牛铺镇在“州南八十里”。
俗称卧佛寺。在今北京市西北西山支脉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亦称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寺。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马鞍岭“岭路险峻,通宁远县界。瑶洞联络,盗贼出没之所也”。在海南省海口市西南。东西走向。因远看形似马鞍得名。为死火山。南、北两火山锥分别称风炉岭和包子
即仙门山。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8大竹县:伪门山在“县东百里。一名金盘山。峰峦高耸,岩石奇胜”。
清雍正九年 (1731) 改松潘卫置,属龙安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乾隆二十五年 (1760)升为直隶厅,属四川省。辖境相当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南坪、松潘、红原、阿坝、壤塘等县及青海久治、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