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六诏

六诏

唐西南地区乌蛮国六部的总称。即越析诏(在今云南宾川县)、浪穹诏(在今洱源县)、邆赕诏(在今洱源县东南邓川)、施浪诏(在今洱源县东)、蒙巂诏、蒙舍诏(二诏俱在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境)。“诏”意即王。蒙舍诏因地居五诏之南,故又名南诏。唐开元末六诏为南诏所统一。


(1)古地名。唐西南地区乌蛮中六部的总称。“诏”之意即王。即:越析诏,在今云南省宾川县;浪穹诏,在今云南省洱源县;邆赕诏,在今洱源县东南邓川;施浪诏,在今洱源县东;蒙嶲诏与蒙舍诏,在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境,蒙舍诏因地居五诏之南,故又名南诏。唐开元末六诏为南诏所统一。(2)集镇名。在浙江省奉化市区西南部,镇亭山东麓。属跸驻乡。人口1290。相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隐居之处。清光绪《奉化县志·古迹》:“一曲六诏,有晋王右军祠,右军隐此,六诏不起,故名。”传山中石砚、墨池,皆王羲之所遗。有五金、冲件等厂。江拔公路经此。附近麻厂、晚香岭、水碓头一带,古时称六诏。


猜你喜欢

  • 唐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下溠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大业三年(607) 属汉东郡。大业末废。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复置,属随州。五代梁乾化三年 (913) 改为汉东县。后唐

  • 小滩镇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三十五里金滩镇。《方舆纪要》卷16大名府元城县:小滩镇在“府东北三十五里卫河滨。自元以来,为转输要道,又东北三十里而达山东冠县。今河南漕运以此为转兑之所。有小滩巡司。嘉靖三十七年又设

  • 阳夏

    战国楚邑,即今河南太康县。秦置阳夏县。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河南省太康县。秦置为阳夏县。

  • 东阿巴哈纳尔旗

    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左翼旗。清康熙四年(1665)置,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北乌力吉德力格尔附近。后迁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1914年属察哈尔特别区, 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

  • 猇亭

    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猇亭镇。《三国志· 蜀书 · 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六月,“陆议 (即陆逊) 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即此。

  • 程村

    即今山东汶上县南二十五里程村寺。清康熙《续修汶上县志》 卷1有程村站寺。

  • 古望山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南。《清一统志·太平府》:古望山“在明江厅(治今明江镇)南五里。高百余丈,山岭平广,四旁泉流,极目百里。相传汉征交阯,常屯兵于山上”。

  • 杉关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与江西黎川县接界。《清一统志·邵武府》:杉关“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杉岭上,西去江西建昌府一百二十里,为江闽往来之通道。相传唐广明元年置,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侵福建。二十五年

  • 叶调国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苏门答腊二岛。《后汉书·顺帝纪》:永建六年(131)十二月,“日南徼外叶调国、掸国遣使贡献”。

  • 尉武山

    即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南。《方舆纪要》 卷76汉阳府 “百人山” 条下: “ 《志》 云,府西南八十里有尉武山。相传唐武德初,尉迟恭与朱粲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