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州

兰州

①隋开皇元年(581)置,治所在子城县(今甘肃兰州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县等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兰州,治五泉县(今兰州市,后改名金城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复名兰州。辖境仅有今兰州市附近地。广德元年(763)没于吐蕃。北宋元丰四年(1081)收复。崇宁三年(1104)置兰泉县为州治,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复为兰州,属临洮府,不领县。清康熙五年(1666)为甘肃布政使司治。乾隆三年(1738)移临洮府治此,改为兰州府。

②北宋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都彝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元改为东兰州。

③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坡脚。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元史·地理志》:“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属鹤庆府。后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


(1)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治子城县(又先后改金城县、五泉县、兰泉县,即今兰州市。金废入州)。以皋兰山为名。辖境约今甘肃省兰州、榆中、临洮、康乐、皋兰、永登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初复为兰州,“安史之乱”后地属吐蕃,后又属西夏。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属秦凤路。辖境约今兰州、榆中、永靖等市县地。金属临洮路。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为州,属临洮府。清为甘肃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移临洮府来治,改为兰州府。(2)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属宜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东兰县一带。大观元年(1107年)废。元又置为东兰州。(3)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兰溪郡置,治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属丽江路。明曾属鹤庆府,后又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猜你喜欢

  • 铜鞮宫

    春秋晋离宫。在今山西沁县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今铜鞮之宫数里。” 《元和志》 卷15铜鞮县: “晋铜鞮宫,在县东十五里。”

  • 临武县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在今湖南临武县东十五里古城渡。《水经·溱水注》: “县侧临 (武)溪东,因曰临武。” 唐如意元年 (692) 改隆武县。神龙元年 (705) 复改临武县,属郴州。五代晋天福四年

  • 麻阳县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黄桑乡旧县。北宋熙宁中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属沅州。元属沅州路。明属沅州。清属沅州府。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 阿杂

    即阿咱。今西藏嘉黎县驻地阿扎。清《西藏图考》卷3:阿咱“一作阿杂”。

  • 威戎城

    ①一名拨换城。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一说在今阿克苏市。《新唐书·地理志》 引贾耽 《四夷路程》: 拨换城 “一曰威戎城,曰姑墨州”。②北宋置,属延安府。在今陕西子长县北。《宋史·地

  • 马村关

    在今山西石楼县北马村。《清一统志·汾州府》:马村关“在石楼县西北”。

  • 永厚陵

    北宋英宗赵曙的陵墓。一在今河南巩义市南孝义镇和义沟村北。东去永昭陵一里许。

  • 石邑

    战国初为中山邑,后入赵。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南故邑村。《史记·赵世家》: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攻中山,“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又《陈余传》:“赵王复使(李)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

  • 上京路

    金天眷元年(1138)置,治所在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正隆二年(1157)改名会宁府路,大定十三年(1173)复名上京路。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

  • 陈化成墓

    在今福建厦门市东北郊金榜山北麓。陈化成(1776—1842)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清代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参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道化二十年(1840)调任江南提督,镇守上海吴淞。道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