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中

关中

古地区名。所指范围历史上大小不一: (1)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因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史记·货殖列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是泛指战国末秦之故地,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但通常并不包括秦岭以南之地,故项羽、刘邦相约先入关者为关中王,后来项羽封先入关的刘邦于汉中,并诡称:“巴、蜀亦关中地也。”而另将关中之地分封给秦三降将,以拒刘邦。(2)在秦岭以北范围内,时或包括陇西、陕北,如项羽所封秦降将,翟王在陕北,雍王辖有陇西;时或专指今陕西关中盆地,《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东至河华。”(3)指众关之中,如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三辅旧事》:“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徐广以为“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皆为后起之说。


地区名。(1)指战国末函谷关以西秦国故地,包括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及陕西、甘肃东部和四川地区。《史记·货殖列传》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即改作“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史记·项羽本纪》又载刘邦被封于汉中,而称“巴、蜀亦关中地也”。(2)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秦岭以北甘肃东部、宁夏东南部以及陕北地区。《史记·项羽本纪》:“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其中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塞王领有咸阳以东,翟王领有上郡。(3)指今陕西关中平原。《史记·货殖列传》:“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4)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陕西关中盆地。《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潘岳《关中记》:“东自函关弘农郡灵宝县界,西至陇关汧阳郡汧源县界,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三辅旧事》:“西以散关为限,东以函谷为界,二关之中,谓之关中。”(5)指故秦函谷关以西即今河南省灵宝市以西与陕西关中平原与商洛地区。《史记·项羽本纪》:“关中阻山河四塞。”徐广云:“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猜你喜欢

  • 都含海口营

    在今广东高明市 (高明镇) 附近。《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高明县: 都含海口营 “在县 (治今明城镇) 东四十里,近大江,嘉靖二十三年置”。

  • 罗护守捉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一说在今哈密市西北灰井子沟。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属伊州。后废。

  • 清丘县

    ①即清阴县。北魏置,在今河南正阳县南。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许昌县置,属汝阴郡。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古城孜。《方舆纪要》 卷 21 颍州: 清丘城,“ 《志》 云: 城在颍水北岸,旁

  • 客争容山

    又名犁摩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东。《方舆纪要》 卷114宜良县: 客争容山 “在县东十里。县之镇山也”。

  • 里庄

    即今四川冕宁县西南雅砻江东岸里庄乡。藏语名“木里庄”,意即地势高,风景美之地。1952年设金矿县于此。

  • 上杭千户所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汀州卫。治所在福建上杭县治西。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成化二年(1466年)置,治今福建省上杭县西。属汀州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 白门

    即六朝建康宫城之正南门宣阳门,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史·明帝纪》:“宣阳门谓之白门,上以白门不祥,讳之。”《南齐书·王俭传》:“宋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

  • 四州山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叠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与武关驿对。《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四州山“山高耸。登其顶

  • 青泥驿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青泥岭上。《旧唐书·文宗纪》: 大和九年 (835),“令内养齐抱真将杖于青泥驿,决杀前襄州监军陈弘志,以有弑逆之罪也”。

  • 东长冈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东长冈“在县东北十五里。县西十三里又有西长冈,逶迤萦绕,与望城诸冈前后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