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西镇

关西镇

北宋置,属华阴县。在今陕西华阴市东。《清一统志·同州府二》:关西镇“以在潼关之西,故名”。


(1)古镇名。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因在潼关之西,故称。为豫、陕交通要冲。《金史·地理志》:华州华阴县领关西镇。(2)今镇名。(1)在江西省龙南县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 7000。镇人民政府驻关西圩,人口100。明正德年间南赣巡抚王守仁镇压浰头寨农民起义军,在此附近设关,因地处关口之西,故名关西圩。1949年设关西乡,1958年属汶龙公社,1960年析设关西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6年改设镇。主产稻、甘薯。为县木材主产区,并产香菇、笋干。有水电站及砖瓦、修理、木材加工、粮食加工等厂。京九铁路贯境,公路北接105国道。古迹有关西塔。境内新围为客家民居文化代表。(2)在台湾省新竹县北部、新竹平原东侧,东北界桃园县。面积125.52平方千米。人口约3.9万,90%以上为客家人,祖籍广东嘉应州(治今梅州市)。1920年设关西街,1945年设镇。地多丘陵,凤山溪从中部流贯。产稻、甘薯等。茶叶产量居全县之首。有水泥厂。3号省道纵贯镇境。名胜有六福村野生动物园、关西蝙蝠洞。


猜你喜欢

  • 龙光山

    在今山东东明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6东明县:龙光山“以云气升腾如龙而名”。

  • 淇县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淇州置,属卫辉府。治所即今河南淇县。民国初属河南河北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北部。属鹤壁市。面积581平方千米。人口25.8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朝歌镇。

  • 大酉山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81沅陵县:大酉山,“道书第二十六洞天也。上有龙湫”。②在今湖南辰溪县西二十里。中有大酉洞,深广二里。《清一统志·辰州府》 “大酉山”条:“又辰溪县西二十里有

  • 梵安寺

    亦名草堂寺。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隋名桃花寺。唐大历中,崔宁镇蜀,以冀国夫人任氏本浣花女,遂重修之,改名浣花寺。北宋改为梵安寺。《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梵安寺 “在成都县南,与杜甫草堂相接。每

  • 明灵寨

    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宋史·地理志》 大名府清平县: “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 《齐乘》: “清平县,旧治在县西四十里清平镇。元丰间漯河决,坏城,徙治明灵砦,即今治也。

  • 湘桂铁路

    自湖南衡阳经广西桂林、柳州、南宁,至镇南关 (今友谊关)。全长1000公里。1937年动工兴建,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今涟源)。长约175公里。因日本侵华战争局势恶化,旋即被拆毁。此路至1

  • 荆村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其地发现仰韶文化遗址。

  • 钟 (鍾) 阳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南三十里新皂乡(皂角铺)。《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 三月“癸亥,西川将李简邀击 (杨) 守忠于钟阳,斩获三千余人”。即此。《元丰九域志》 卷7: 巴西县有钟阳镇。

  • 托钵山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套白山。《清一统志·巴林》:巴林“右翼驻托钵山,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张穆《蒙古游牧记》、《清史稿》均作“托盔山”。

  • 西故镇

    北宋置,属蕲县。即今安徽固镇县。金改为西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