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北襄樊市西。《续汉书·郡国志》南郡襄阳县:“有阿头山。”《后汉书·岑彭传》:建武二年(27)讨秦丰,“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多罗山“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又西一里有山羊岩,皆高胜”。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二铺村一带。《辽史·地理志》:德州“有白道坂”。
①即今福建龙岩市北万安镇 (溪口)。《清一统志 ·福建统部): 龙岩州州同 “驻溪口”。②即今福建建宁县北四里溪口镇。1931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 “围剿”,由江
北宋置,属沙县。即今福建沙县东南龙泉。《元丰九域志》卷9南剑州沙县及《宋史·地理志》 南剑州沙县,皆有龙泉银场。在今福建省沙县东南。北宋属沙县。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为新安江支流。《舆地纪胜》卷20歙县:丰乐水“在歙县,出黄山”。《清一统志·徽州府一》:丰乐水“在歙县西北,源出黄山, 南流至府城西三里入练溪。《方舆胜览》:浙江四源,一出歙之黟
亦名簇店。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之初殿。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登点心山“过茅亭觜、石子雷、大小深坑、骆驼岭、簇店。凡言店者,当道板屋一间,将有登山客,则寺僧先遣人煮汤于店,以俟蒸炊”。清嘉庆《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
隋仁寿四年(604)改广通渠为永通渠。又名富民渠。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河,略循西汉漕渠故道,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四县市之北,东至潼关达黄河。见“广通渠”。
东魏置,即今河南宜阳县西二十四里柳泉乡。《周书·司马裔传》: 大统十三年 (547),“攻拔东魏平齐、柳泉、蓼坞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