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文县

兴文县

明万历四年(1576)改戎县置,属叙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兴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移治建武城(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1912年迁回今县西北兴文镇。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85年迁今兴文县(中城镇)。


在四川省南缘,南邻云南省。属宜宾市。面积 1373.2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11镇、10乡(含5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中城镇。唐置羁縻晏州,属泸州都督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蛮夷部宣抚司治此;十七年改为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隶马湖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戎县。万历二年(1574年)移治今县西北兴文镇,属叙州府。取“偃武修文”之意,改名兴文县。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68年属宜宾地区。1983年迁治古宋(今中城镇)。1996年属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南依大娄山,北接盆中丘陵。石灰岩广泛出露,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古宋河源于县南,右纳万寿河后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并产生漆、冬笋、烤烟,森林覆盖率20%,以槭、楠竹、松、杉为主。为全国生漆生产基地县之一。有煤、大理石及硫铁矿。有采矿和大理石加工、水泥等工业。有江高、叙兴、兴威等公路。名胜古迹有兴文石林、天泉洞、九丝山、凌霄城、“鮠人悬棺”和宋、明碑刻。巨型岩溶漏斗锅圈崖,深208米,为世所罕见。


猜你喜欢

  • 盐池堡

    即今甘肃高台县西北一百三十里盐池乡。明置驿于此。清设把总。产白盐。《元和志》 卷40福禄县: “盐池,在县东北八十里,周回百姓仰给焉。” 《皇明职方地图》 中卷甘肃边镇图有盐池堡。

  • 阿达可池

    亦作阿达克池。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罕贝庙乡境。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27:“秃河土名葫芦古尔河。有二源……俱西北流而合,又西北二百里经乌朱穆秦右翼境,北流潴为阿达可池。”

  • 湛坂

    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六年 (前557),“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坂”。《水经·汝水注》: “于父城东南、湛水之北,山有长阪,盖即湛水以名阪,故有湛阪之名也。”

  • 朱家山

    又名长山。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南境。《宋史·岳飞传》:南宋绍兴元年(1131)张俊请飞同讨李成,“飞夜引兵至朱家山”,即此。

  • 朱高山

    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八十里。元于钦《齐乘》卷1“九目山”条下:“又有朱高、密神、隐丘、历堂等山。”《明史·地理志》 蓬莱县:“东有高山巡检司,本置于海中沙门岛,后迁朱高山下。”《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朱

  • 一百零八塔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明嘉靖《宁夏新志》卷2:“一百八塔寺,在硖口山内,以塔数名。”为元塔。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其余各排较小。造型分别为覆钵式、宝瓶式、葫芦式的

  • 浮中山

    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三十里。《寰宇记》卷73德阳县: 浮中山,“ 《益州记》 云: 南阴平乡东有浮中山,每芳春游人登赏,谓之迎春冈。四面断绝”。《方舆纪要》 卷67德阳县: 浮中山,“亦在县北三十里。山有

  • 山西城

    在今河北抚宁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山西城“唐太宗征辽时所筑”。

  • 雪峰山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

  • 天木山

    即大木山。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元和志》卷21桐柏县:“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祖逖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时人号为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