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丘县

内丘县

隋开皇初因避讳改中丘县置,属赵州。治所即今河北内丘县。大业初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北宋属信德府。金仍属邢州。元属顺德路。明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西南部。属邢台市。面积775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内丘镇。西汉置中丘县,治今县西。因“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间”得名。属邯郸郡,后改属常山郡。东汉、魏、晋属赵国。十六国后赵改为赵安县。北魏并入柏人县,太和十九年(495年)于今址复置中丘县,属南巨鹿郡。隋开皇元年(581年)避杨忠讳改今名,属赵州。后改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宋属信德府。金属邢州。元属顺德府(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1年属晋冀鲁豫边区。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临城、隆尧、柏乡县并入,属邯郸专区。1961年复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61—1962年隆尧、临城、柏乡县先后析出。1993年划归邢台市。西、中部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区,东部为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李阳河、小马河、泜河源于西部山区,东流出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为省优质棉、花生生产基地县。有农机修造、食品加工、造纸等工业及煤、铁、大理石开采业。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东部,有公路通邻市、县。古迹有扁鹊庙、铁顶墓、唐邢州瓷窑遗址。


猜你喜欢

  • 下城县

    东魏武定七年(549)置,为沭阳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沭阳县南三里。南朝陈太建五年(573)省入怀文县。古县名。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沭阳县南。属沭阳郡。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并入怀文

  • 杏林堡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绥中镇)。《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杏林堡“在卫东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

  • 兰屿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原名红头屿,1947年改称兰屿。因产蝴蝶兰,故名。连横《雅言》:“蝴蝶兰,为台湾珍卉。产恒春山中,寄生古木,不染微尘。叶长而厚,花纯白若蝴蝶,一茎十数蕊。临风摇曳,姿态嫣然,

  • 禹期山

    一名禹祈山。又名禹迹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洞庭山支脉。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禹期山在太湖中。旧说禹导吴江,以泄具区,会诸侯于此。”

  • 五羊驿

    在今广东广州市城区南部。《清一统志·广州府》:五羊驿“在番禺县南三里官渡头,明洪武二年设。本朝(清)乾隆二十年裁”。

  • 利阳亭

    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续汉书·郡国志》左冯翊衙县,刘昭注引《皇览》曰:“有苍颉冢,在利阳亭南,坟高六丈。”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东汉属衙县。

  • 宣府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为防御蒙古设立宣府左、右、前三卫,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县。为近畿防卫要地。正统十四年 (1449) 瓦剌也先攻宣府,京师为之震动。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为

  • 临济寺

    东魏兴和二年 (540) 创建,原在今河北正定县城东南二里临济村。晚唐时住持僧义玄在此创临济宗,成为中国佛教重要教派之一。唐显通八年(867) 义玄逝世,其弟子建衣钵塔于正定城内东南隅,即今澄灵塔,临

  • 小松水

    在今山西昔阳县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小松水在县南。发源松子岭,东北流入于沾水。”

  • 迭儿密

    即忒耳迷。亦作迭里迷。西辽属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喷赤河北岸铁尔梅兹。元 《圣武亲征录》: “上亲克迭儿密城。”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