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内乡县

内乡县

隋开皇三年(583)以避讳改中乡县置,属邓州。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大业初属淅阳郡。唐属邓州。金移治渚阳镇(即今河南内乡县)。清属南阳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西南部。属南阳市。面积2465平方千米。人口61.7万。辖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秦置郦县,治南阳市区西北,东汉时移治今内乡县城北。北魏改为南郦县。西魏置中乡县,治今西峡县城。因当时境内有南乡、北乡和中乡得名。北周改南郦县为郦县。隋开皇三年(583年)避文帝父杨忠讳,改中乡县为内乡县;改郦县为菊潭县,因境内有菊水得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默水县,治今内乡县北;贞观八年(634年)废。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后菊潭县移治今内乡县西北。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废。金正大三年(1226年)内乡县迁治今内乡县城。明、清因之,属南阳府。1913年属豫南道,1914年属汝阳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南阳专区,1969年属南阳地区,1994年属南阳市。地处伏牛山中山、低山和丘陵平原区,湍河、默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甘薯、棉花、烟叶、芝麻等。特产桐籽、生漆、柞蚕丝等。有中药材300多种。矿产有金、铜、铁、磷、石棉、石墨、大理石等。工业有软木、农修、地毯等厂。312国道和确内、内二等公路在县城相交。名胜古迹有内乡县衙、文庙大成殿、宋瓷“邓窑”遗址、茶庵遗址和风景秀丽的宝天墁、五龙潭、天心洞、菊潭公园、哑女泉等。县境北部有宝天墁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定川江

    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南车陂江。《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 定川水,“ 《元和志》: 在故牢州定川县”。《方舆纪要》 卷108郁林州 “鸦桥江” 条下: 定川江 “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兴业县之葵山,绿鸦水

  • 金牛峡

    又作五丁山。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方舆纪要》 卷56汉中府: 金牛道,“ 《舆程记》: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又六十里为青阳驿,又四十里为金牛驿,其相近者有五丁峡,亦曰金牛峡”。

  • 首水

    又作酋水。即今陕西渭南市东沋河。源出渭南市南大谷,北流入渭。《水经·渭水注》: “首水南出倒虎山。” 即此。

  • 梵音水

    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明一统志》卷73黎州安抚司: 梵音水“在司城南一十五里。俗传唐僧三藏至此,持梵音而泉涌出,故名。色如米沈,味甘。宋政和间,太守宇文侯过而饮之,曰佳泉也,易名粲玉泉。泉南数十步有二巨

  • 老鸦城驿

    明置,即今青海乐都县东老鸦城。《方舆纪要》卷64碾伯所“老鸦城堡”条下:“《里道志》云:西宁东百七十里为老鸦城驿。”清以后废。

  • 望仙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望仙乡。明初置巡司于此。

  • 东岳庙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祀东岳泰山神。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元末毁于兵火。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又遭火焚,四十一年再重建。

  • 焚经台 (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白马寺附近,遗址在陇海铁路两旁,为两个夯土圆丘。丘前原有德浩法师等所立的石碑,上书 “东汉释道焚经台” 七字。现石碑已迁移于白马寺内下僧院中。关于焚经台的传说大意是: 永平十四年 (7

  • (犇) 牛镇 北宋置,属武进县。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三十里奔牛镇。运河经此,为重镇。《宋史·河渠志六》: 元祐间,“京口、瓜州、奔牛皆置闸”。同书 《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五年 (1178),“漕臣陈岘

  • 铁岭

    ①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 铁岭 “山石皆铁色,因名。上有铁山堡,或曰即广昌岭也”。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北铁岭。《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铁岭在县东三十里,置隘于此。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