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林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安乡县置,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取关名也。”宝应元年(762)没入吐蕃。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乡县改名,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属河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废。
唐天宝元年(742)改安乡县置,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大夏河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取关名也。”宝应元年(762)没入吐蕃。
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安乡县改名,治今甘肃省临夏县西南。属河州。广德后地入吐蕃废。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旧属绥远省,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简称乌兰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蒙古语意为 “营” 或 “部”,是元、明两代蒙古 “万户”下设行政建
在今福建福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分水关” 条: “ 《志》 云,州东北有叠石关,与分水关俱王闽所置,以备吴越。”即今福建省福鼎市西北叠石。相传为五代闽所置,以备吴越。
即通天岩。在今江西石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石城县 “洪石岩” 条下: 通天岩“在县南十五里。石壁峻峋,深若巨石 (室),登其巅方平若原”。《清一统志 ·宁都州》: 通天岩 “深若巨室。洞中
在今越南河内市红河东嘉林县境。《寰宇记》卷170交州:南定县有九宄山。《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九宄山“在嘉林州。一名东皋山。唐高骈建塔其上”。
在今四川金川县西北。峰峦层叠,延袤百五十里。《清史稿·海兰察传》:乾隆四十年(1775)征金川,“寻分兵千人偕福康安赴宜喜,先取甲索贼碉”。即此。
亦名高骊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句骊山。
辽、金北境边堡。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乌尔札河上游南乌尔再和苏台。《圣武亲征录》: “塔塔儿部长蔑里真笑里徒背金主约,金主遣丞相完颜襄帅兵逐塔塔儿北走。上闻之,遂起兵自斡难河迎讨之,……与战纳剌秃失图、忽剌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清一统志·韶州府》:大庆山“在英德县北。即古英州治。西有流杯池。《旧志》:龙山在县北半里,大庆山在县北二里,盖即一山而异名也”。
一作小溪河。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四十里小溪河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溪河集 “在凤阳县。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由县城移县丞驻此”。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四十里。《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二年 (945),契丹入寇至相州,晋军 “陈于相州安阳水之南,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将数千骑前觇契丹,至邺县,将渡漳水,遇契丹数万,遇等且战且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