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
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日军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水师官兵力战不敌,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等殉国于刘公岛。纪念地除海军提督署外,还包括水师学堂、铁码头、船坞、岛山诸炮台及丁公祠、丁公府等建筑和设施。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今山东威海市东刘公岛上。这里原是清朝政府北洋海军提督署所在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水师官兵在黄海英勇抗击日本海军,“致远舰”舰长邓世昌等官兵壮烈牺牲。日军分海、陆两路围攻威海,水师官兵力战不敌,全军覆没。水师提督丁汝昌等殉国于刘公岛。纪念地除海军提督署外,还包括水师学堂、铁码头、船坞、岛山诸炮台及丁公祠、丁公府等建筑和设施。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至正十二年(1352)改定西州置,属巩昌路。治所即今甘肃定西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定西县地。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安定县。元以定西州改名,治今甘肃省定西市。属陕西行省。辖境约当今甘肃省定西市。明初降
又名杀金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十里。《宋史·吴玠传》:南宋绍兴四年(1134),金人攻仙人关,“玠又谓其地去蜀远,命璘弃之,经营仙人关右杀金平”。
旧名母章德山。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东。《方舆纪要》 卷69定远县: 武胜山在 “县治东一里。旧名飞龙峰。蒙古主蒙哥攻钓鱼城,屯兵于此,因改今名”。
在今广东平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五子石山在“县(治今仁居镇)东北三十里。山多石峰,壁立云际。其最胜者为宝鼎。宝鼎诸峰, 含珠、击磬、睡佛诸洞,高处约数百寻,好事者缘崖而上,豫章、闽、越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梅源山 “在婺源县西一百二十里。产杨梅。任约为太守,罢不复采”。《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婺源县: 梅源山 “高三百余仞,周四十余里。本名梅山,产杨梅充贡
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花桥山,“《志》云,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上有铁矿”。
在今湖北天门市南。《尚书·禹贡》:“过三澨,至于大别。”《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三澨水在“县南三十里。出京山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流入县界,东注于蒿台湖。或以为即《禹贡》之三澨也,亦曰三汊口”。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隅。《汉书·地理志》绵虒县:“玉垒山,湔水所出。”西晋左思《蜀都赋》:“包玉垒以为宇。”东晋郭璞《江赋》:“玉垒作东别标。”《方舆纪要》卷67灌县:玉垒关“在县西玉垒山下”。②在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改南山堡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元废。
即同官峡。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唐韩愈有《游同冠峡》诗。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俗名晾纱峡,又名同官峡。唐韩愈有《同冠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