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利州路

利州路

北宋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路置,治所在利州(今四川广元市)。皇祐三年(1051)移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营山、南部以北,通江、平昌以西,平武、梓潼以东地区和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星子山以西及甘肃文县一带。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分为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乾道四年(1168)合为一路。淳熙二年(1175)复分,次年又合,五年(1178)复分。绍熙五年(1194)再合。庆元二年(1196)又分,嘉定三年(1210)复合,十一年(1218)又分。元初废。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置,治利州(今四川广元市)。皇祐三年(1051年)后移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为川峡四路之一。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平昌、通江等县以西,营山、南部、梓潼等县以北,平武等县以东及陕西省汉中地区西部及甘肃省文县等地。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分为东、西路,乾道四年(1168年)又合为一路,其后又有分合。嘉定十一年(1218年)复分为东、西两路。


猜你喜欢

  • 伍祐场

    在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三十里串场河东伍祐镇。产海盐。《寰宇记》卷124“盐城监”所管盐场即有“五祐场”之名。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时设场知事。

  • 大长山岛

    在辽宁南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大长山岛,县治在岛上四块石镇。明《辽东志》卷1:大长山岛“去(金州卫)城三百里”。又《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大长山岛“在宁海县(今大连市金州区)东一百五十里。又东南十里有

  • 马庙

    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3西凉录:西凉建初六年(410),“沮渠蒙逊率骑来攻,暠遣世子歆及别将朱元虎御之,战于马庙,歆败”。《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胡三省注:“古者祭马祖,后

  • 章山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唐杜佑 《通典·州郡十二》: 义兴县 “有章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宜兴县: 章山在 “县西南六十里。一名黄山,亦曰芳岩。周广六十八里。相接曰佛泉山、武花山,连亘入

  • 新贵县

    明万历十四年 (1586) 改贵竹长官司置,为贵阳府治。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并入贵筑县。古县名。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属贵阳府。清康熙三十四年(1

  • 康乐设治局

    ①1932年改上帕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福贡县。因与甘肃康乐县重名,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②1933年析临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康乐县。1940年改为康乐县。(1)1922年由丽

  • 涠洲山

    在今广西北海市南大海中之涠洲岛。《方舆纪要》 卷104遂溪县 “螺冈山” 条内: “县西南二百里海中有涠洲山,中有三池。旧产珠。《志》 云:山团围皆海,周七十余里,内有八村,人多田少,皆以产珠为生。一

  • 北海县

    隋大业初改下密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即今山东潍坊市。唐属青州。宋为潍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省入潍州。古县名。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下密县置,治今山东省潍坊市。属北海郡。唐以后为潍州治,明洪武初废

  • 蔡村

    亦名南蔡村。即今天津市武清县北二十五里南蔡村镇。清设把总驻此。

  • 盘古山

    ①亦名盘固山。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南盘古嶂。《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盘古山 “在会昌县西南一百里。山形如世俗所画盘古,故名”。②即盘石。在今河南泌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1泌阳县 “铜山” 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