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西。创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初名大承天护圣寺。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后,改名功德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西。创建于元天历二年(1329),初名大承天护圣寺。明宣德二年(1427)重修后,改名功德寺。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升盱眙县置,治所即今江苏盱眙县。四年 (1130) 废军为县。绍兴十二年 (1142) 复升县为军,后没于金。绍定四年(1231) 改为招信军。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
即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地区名。古人以西为右,亦称关西。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三国魏王粲《从军》诗:“相公征关右,赫怒震
一名小辽水,即今辽宁境内浑河。《汉书·地理志》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入大辽水。”
即今福建明溪县治。明置巡司于此。成化六年 (1470) 于此置归化县,1932年改为明溪县。
1947年7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佛山县析置,治双河镇(今黑龙江嘉荫县西北双河镇)。1949年废。旧县名。东北解放区设。1947年由黑龙江省佛山县析置,治今嘉荫县双河镇。以镇名县。1949年撤销,仍并入佛
即棘。又作棘津亭。在今河南永城市南。《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前547),子灵奔晋,“使其子狐庸为吴行人焉,吴于是伐巢,取驾、克棘,入州来”。杜注: “驾、棘,楚邑,谯国酇县东北有棘亭。”
又名盐步堡。即今广东南海市东北盐步镇。《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 “金利砦” 条:盐步堡 “有神安巡司,旧为泌冲寨”。
①又名白水。即今四川乌江西支流鸭江。《清一统志·重庆府一》:白水“源出南川县南,东北流入涪州界,即今大溪河也”。②即今四川平武县北之白马河。《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大溪河“在府西北二十五里。《
亦名旺清门。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东南旺清门朝鲜族镇。《清一统志·兴京》:兴京边门“在城东南,南至碱厂门一百十里,北至开原县英峨边界一百里”。
①今辽宁大石桥市东南六十里汤池镇。即辽汤池县故治。明置汤池堡于此。②即今安徽庐江县西北汤池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庐江县:汤池镇在“县西四十里”。(1)在辽宁省大石桥市东部。面积102.5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