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朗坝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地勐朗镇。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至三十四年 (1908) 为镇边厅治。1954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 (后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迁治于此。1959年设勐朗镇。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地勐朗镇。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至三十四年 (1908) 为镇边厅治。1954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 (后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迁治于此。1959年设勐朗镇。
即澜沧江。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一作南称绰火尔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东境。清末并入囊谦土司。
自北京至山海关。乃京奉铁路的一段,即关内外铁路的关内段。从北京到河北省山海关,途经天津、唐山等城市。长430千米,1881年修筑长仅9.7千米的唐山—胥各庄(今丰南区)段,即唐胥轻便铁路,为中国历史上
①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双港。清光绪《大清一统舆图》:弋阳县东南有“双港”。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方山,二流并导,出桃林,逾西井,过罐子口,入洞庭湖
亦作浊浑山。在今青海共和县西。《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李大亮败吐谷浑于蜀浑山”。胡注: “山在赤海西。”
①即春秋时之桑隧。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 冬,“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 “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②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南
在今广东中山市北。明弘治九年(1496)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中山市北。明弘治九年(1496年)于此置小黄圃巡检司。清康熙元年(1662年)裁,寻复。
亦作茹麻岭。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28泾县: 茹麻岭 “群山环列,径道崎岖,有巡司戍守。岭北即桓公岭也”。
亦作洪家集。即今安徽霍邱县南洪集镇。清乾隆 《六安州志》 卷3: 洪家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十五里七里镇。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有七里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