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平县
金大定七年(1167)改安化县置,属平凉府。治所在制胜关(今宁夏泾源县西北四里官庄)。元初并入华亭县西北四里官庄。1913年又改化平川厅为化平县,属甘肃泾源道。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0年改为泾源县。
古旧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香水镇。元初废。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化平川厅,1913年改化平县。1950年更名泾源县。原属甘肃省,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金大定七年(1167)改安化县置,属平凉府。治所在制胜关(今宁夏泾源县西北四里官庄)。元初并入华亭县西北四里官庄。1913年又改化平川厅为化平县,属甘肃泾源道。1928年直属甘肃省。1950年改为泾源县。
古旧县名。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化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香水镇。元初废。清同治十年(1871年)置化平川厅,1913年改化平县。1950年更名泾源县。原属甘肃省,1958年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广德州》:干溪山“在州东南三十五里。一名帘幕山。峰峦叠出,一水绕其下,水涸时,白石灿然”。今县南卢村乡有甘溪沟,在山谷片村中,有全县规模最大的竹海。
在今河北徐水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安肃县: 柳湾,“ 《志》 云: 宋与契丹分界二十里,即此。俗名芦草湾,今堙”。村名。在青海省乐都县东部、湟水北岸。属高庙镇。人口 1130。产春小麦,兼种少
①1912年改龙胜厅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即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5年改为龙胜各族自治县。②1948年由集宁、陶林、丰镇、凉城4县析置,属绥远省。治所在卓资山镇(今内蒙古卓
在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四合乡焦村。明初于此置广安巡司。
在今陕西汉阴县西三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89引《元和志》云:方山关,“(唐)贞观十二年置,北阻方山,南临汉水,当东西驿站”。《宋史·高宗纪》:南宋绍兴二年(1132),“金人攻方山原,陕西统制杨政援
即今安徽石台县南四十里之大历山。《方舆纪要》 卷27石埭县: 栎山在 “县西百六十里。高五百丈。周九十里。石壁峭挺,阿有龙池,波流甚远,池口河东源出此。其并峙者曰洞山”。
①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元和志》 卷15: “以县西近洺河,改为洺水。” 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会昌三年 (843) 废入曲周县。②金升洺水镇置,属洺州。治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
在今四川城口县南。清道光 《城口厅志》卷3: 洞子口 “在厅南五里。两山夹溪,为南路总口”。
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统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和硕特为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明末,其一支徙居西北。乾隆三十七年 (1772),首领蒙衮率部来归清朝,附新土尔扈特部游牧。五十七年,定牧哈弼察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