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山摩崖造像

北山摩崖造像

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即古龙岗山)上。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二百五十余年。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处,以佛湾最为集中。共二百九十龛窟,岩高7米,长500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凿,北段多宋代雕凿。名碑有唐《韦君靖碑》、宋《赵懿简公神道碑》等均保存完好。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重庆市大足县城西北2千米北山上。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北山,即古龙岗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后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在此造像,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历时250余年建成。石刻分布在佛湾、白塔寺、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等处,以佛湾为最集中。共290龛窟,岩高7米,长500米。南段多晚唐和五代雕刻,北段多宋代雕刻。著名龛窟心神车窟正中之蟠龙“心神车”,尤为奇伟。正壁为佛,左净宝瓶观音,右多罗;左壁为文殊、玉印观音、如意珠观音;右壁为普贤、日月观音、数珠观音。雕刻对称,浑然一体。八躯菩萨像,丰腴圆润,典雅大方,为此间石刻之精华。另一龛数珠观音,高不及1米,上身微微向后侧转,装饰华丽,比例适度,神情妩媚多姿。石刻中尚保留有古代匠师姓名。存世之《韦君靖碑》,是研究石刻的重要资料。宋刻《古文孝经碑》、《赵懿简公神道碑》等,对研究中国历史和书法均有重要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 临濮镇

    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隋置临濮县于此。金贞元二年 (1154) 改为镇。古镇名。金贞元二年(1154年)降临濮县置,即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清末捻军的一支曾在此屯聚。

  • 戎牙路

    古国名。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苏腊巴亚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苏吉丹”条:“打板国东连大阇婆,号戎牙路,或作重迦卢。”

  • 遏索山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西南。《资治通鉴》:唐贞观十六年 (642),西突厥 “乙毗咄陆 (可汗) 又遣处月、处密二部围天山,(郭) 孝恪击走之,乘胜进拔处月俟斤所居城,追奔至遏索山,降处密之众而归”。古山

  • 獐子岛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南獐子岛,岛上今有獐子镇。明 《辽东志》 卷1: 獐子岛“去 (金山卫) 城四百里”。一说即鸭绿口外薪岛 (今属朝鲜)。

  • 魁屿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魁屿。见于清《海国闻见录》 图。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

  • 马沙窝

    在今山东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在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南。清光绪年间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宣传“灭洋”主张。

  • 福田砦

    北宋置,属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东北福田乡。熙宁六年 (1073) 废。

  • 永宁军

    ①五代唐长兴三年(932)置,治所在果州(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北宋乾德初废。②北宋天圣七年(1029)改永定军置,治所在博野县(今河北蠡县)。宣和七年(1125)废。寻复。金天会七年(1129)升为

  • 伊通州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

  • 云母溪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博罗县:云母溪“在县西北百里,亦出罗浮山,流入增城县境,入于增江。旁产云母石,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