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亭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
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
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在今陕西宜川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57宜川县: 银川水 “在县西南十里。流绕县城,又东注于黄河”。
即今天津市东南中旺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东有中旺。
1914年以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地置,属川边道。治所即今四川丹巴县。任乃强《西康图经》(地文篇)《正释·七十九·西康三十六县名义》:丹巴“包括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与明正土司属鲁密二十四村,及旧屯
唐属吐蕃。即今西藏那曲县。为青、藏要道。《新唐书·地理志四》 鄯州: “乐桥汤四百里至阁川驿。”
元、明西藏止贡的译称。元代宣政院置乌思藏十三万户,于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户中有迷儿军万户,即必力公瓦万户之别称。明沿元制,洪武十八年(1385)置必力公瓦万户府,秩正四品。其治所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直
隋开皇九年 (589) 置,治所在郴县 (今湖南郴州市)。大业初改为桂阳郡。唐武德四年 (621)复为郴州。天宝初又改桂阳郡,乾元初复为郴州。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蓝山、嘉禾、临武、宜章
又作傅阳川、敷浅水。即今江西德安县博阳河。《汉书· 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 “傅阳川在南。” 《寰宇记》 卷111江州德安县: 敷浅水“即 《尚书》 敷浅原也,常流不绝,色颇清冷。其源乃接瑞昌县及鄂州
东汉初改邟县置,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后汉书·黄琼传》:延熹二年(159),封琼为“邟乡侯”。又《袁绍传》:董卓“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东汉时,袁绍、黄琼曾被封为邟乡侯,即此地。
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曹家寨” 条下: “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
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即罗马帝国。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以 “犁靬眩人献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