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义阳郡
①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 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孝昌县 (今湖北孝昌县北)。后属郢州。南齐属司州。梁天监三年 (504) 为司州治。七年(508) 属南司州。后废。
②南朝宋改义阳郡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隋改为安乡县。
(1)东晋时置,治作唐县(今湖南安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洞庭湖西北部地区。隋时改安乡县。(2)南朝宋明帝时置,治孝昌县(今湖北孝感市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孝感、孝昌、大悟等市县。五代周时废。
①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 侨置,属南豫州。治所在孝昌县 (今湖北孝昌县北)。后属郢州。南齐属司州。梁天监三年 (504) 为司州治。七年(508) 属南司州。后废。
②南朝宋改义阳郡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南。隋改为安乡县。
(1)东晋时置,治作唐县(今湖南安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洞庭湖西北部地区。隋时改安乡县。(2)南朝宋明帝时置,治孝昌县(今湖北孝感市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孝感、孝昌、大悟等市县。五代周时废。
即今广东中山市。《元史· 帖木儿不花传》: 至元十六年 (1279),“追宋将张世杰于香山岛,世杰死,降其众数千人”。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置,属太平府。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1912年升为龙州府。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属太平府。1912年升为府,次年改为龙州县。清末是通商越南的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老哈河。《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老河在卫南。《志》云,出会州西北,经兴州南,又经大宁城南里许,复东北流,与黄河(潢水)合。”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1931年3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宁化两县边境析置,治所在馆前村(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馆前镇)。以在长汀县(旧为汀州府治)之东而得名。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长汀县东部
清初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置,为内地十八省之一。治所在杭州府 (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除嵊泗县外的浙江全省。1953年嵊泗县由江苏划入,遂成今浙江省境。简称浙。在中国东部沿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
一作鄎。西周封国。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十五里。春秋时为楚所灭。《左传》: 隐公十一年 (前712),“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又,《左传·庄公十四年》 载: “楚子如食,以食入享,遂灭息。
在今四川蓬安县西五十五里。《明一统志》卷68顺庆府:三合山“在蓬州西五十里”。 《方舆纪要》卷68蓬州:三合山“三峰并起,围环相合,因名”。
一名新开口镇。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六十三里新开镇。清余名芳 《黄梅兵事续纪》: 咸丰八年(1858) 二月,清 “设陆运局,由新开、胡世柏、孔垅、濯港、县市至停前镇办理”。(1)在辽宁省大洼县东北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