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宝山
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清一统志·汀州府一》: 南宝山 “在上杭县北七里。据金山之阳,故名。望之如笔插空,南宝溪出焉。近山有宝兴岩”。
在今福建上杭县北。《清一统志·汀州府一》: 南宝山 “在上杭县北七里。据金山之阳,故名。望之如笔插空,南宝溪出焉。近山有宝兴岩”。
又名徒太山、太白山。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 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之国。”《晋书·肃慎氏传》:“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古山名。又名白山、长
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六十里双凫铺镇。清嘉庆《宁乡县志》卷3有双凫铺。
清置青驼寺巡司,属兰山县。即今山东沂南县西南四十五里青驼镇。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 “卧龙岩在县 (治今黔城镇) 南四十里。旁即诸葛古城。有洞深数里,石壁如垣,泉涌不竭。相传武侯驻兵处也。”
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北十四里有杨村堰,引折脚堰水溉田,贞元二十一年,令韦德筑。”
又名查山、茶山,俗呼遮山。在今江苏吴县西。明王鏊《姑苏志》卷8:玉遮山“在阳山之南,横立如屏。今但呼为遮山。《旧志》为查山”。
①北宋置,属光泽县。即今福建光泽县北大银厂。《元丰九域志》卷9邵武军光泽县与《宋史·地理志》 邵武军光泽县均有太平银场。②北宋置,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白舍镇。《元丰九域志》卷6建昌军:南丰县有“太平”银
即今广东连平县东北上坪镇。清设巡司于此。
一名剌河。源出河南鹿邑县南,会黑河。《清一统志· 归德府一》: 剌河 “一名茨河。《鹿邑县志》: ‘上承偃王陂水,东流径唐桥店南。瀖河注之。剌河南流径丁村东。又东南流至安徽颍州入颍河’”。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白沙岛之西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姑婆屿,“澎湖居民春往捕蠔,冬往掇拾紫菜”。北端海拔21米。有英船遇难纪念碑。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英船在此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