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分洪、江二州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洪、江等州置,治星子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南宋绍兴初改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星子、都昌、永修、安义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 分洪、江二州置,治所在星子县 (今江西星子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星子、永修、都昌等县地。元至元中升为路。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分洪、江等州置,治星子县(今属江西)。属江南西路。南宋绍兴初改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星子、都昌、永修、安义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南康路。
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高望镇” 条下: “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以近汤泉而名。《志》 云: 泉在镇西南五里。本名汤泉,明初赐名香泉。”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
北周置,属芳州。治所在理定县(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隋开皇初废。
即今西藏琼结县。《新唐书· 吐蕃传笺证》 引 《吐蕃历史文书》 云: “霞基重回琼巴堡寨,继任父位为王。”
亦作犹与堆。即滟滪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瞿唐峡口。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1引李膺《益州记》:“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故曰滟滪,又曰滛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大阳山“在县西。其相接者为小阳山。有龙池,虽旱不竭。山之西麓,尽于江中,有板子矶,一名返秦矶”。②即今湖北京山县北许家寨。《宋书·柳元景传》:元景自
从今浙江杭州经金华、江西上饶、南昌(向西) 至湖南株洲。全长947公里。1929年动工,1934年修通杭州至江西玉山段。1936年延至南昌。1937年又修通南昌至萍乡段,与1905年建成的株萍线相衔接
唐置,为玄州羁縻州治所。侨治范阳县之鲁泊村 (今河北涿州市境内)。后废。唐贞观二十年(646年)置,治范阳县鲁泊村(今河北涿州市境)。属玄州。五代晋废。
在今四川重庆市北渝北区静观乡塔坪村。南宋绍兴中建。寺内有石塔七层,高十余丈。为重庆著名古寺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南部,位于仙宾礁东南方。为一直径约2公里的环礁。低潮时露出。中国渔民向称东头乙辛。1935年公布名称为傍俾滩。1947年改名蓬勃暗沙。
北宋置,属信宜县。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怀乡镇。在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怀乡。北宋属信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