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
又称通灵洞。在今云南开远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15阿迷州: 买吾山 “有南洞,亦曰通灵洞。邹应龙记云: 阿迷州南有岩穴数处,旧为逋薮。即买吾诸山也”。《清一统志·临安府》: 通灵洞“在阿迷州东南。中有水泉,灌溉甚溥。以火烛洞中,有声如雷”。今为风景胜地。
又称通灵洞。在今云南开远市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15阿迷州: 买吾山 “有南洞,亦曰通灵洞。邹应龙记云: 阿迷州南有岩穴数处,旧为逋薮。即买吾诸山也”。《清一统志·临安府》: 通灵洞“在阿迷州东南。中有水泉,灌溉甚溥。以火烛洞中,有声如雷”。今为风景胜地。
北宋置,属内乡县。即今河南内乡县治。金徙内乡县于此。
一作潘光湖。即今西藏日土县北班公错,跨克什米尔境。清末辛亥年版 《西藏新志》 卷上:“彭公湖,土人称为哥木克那喇令湖,取义明媚而且狭长。此湖自克什米尔之东边,跨西藏之西陬,横截两国之疆界,东西达一百英
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辽河西岸。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卷上: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庚子,驻跸辽河……河上有小城名开城,本朝初定辽时所筑”。集镇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南部、清水河源头
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顺宁府》:中阿山“奇峰秀岭,林泉环郁。明正德中,有人于此山得方石尺许, 镌曰 ‘襟沧江,带锡河,为昆仑山冢子,厥名曰中阿’,下十数字剥落”。
自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双头山,东北至承德市西北大庙。长22.6公里。为锦古铁路支线。日伪于1942年建成。1945年拆除。
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义院口关”条载:“又北二十八里曰三岔口,又北三十五里曰红草沟。景泰中,朵颜来犯县北之车渠庄,官军击败之于红草沟,是也。”
北魏改阳平郡置,属徐州。治沛南界(今江苏铜山县北)。后寄治彭城 (今徐州市)。北周并入彭城郡。
即白石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越绝书·吴地传》: “白石山,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初封吴,过,更名为白石山。”古山名。又作白石山、白豸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越绝书·吴地传》:“白石山,故为胥女
即今川、黔两省境内之赤水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符县“治安乐水会”。《水经·江水注》:符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北径汉安县界之东,又径符县下,北入江”。
东晋安帝时因秦雍流民置,属南秦州。寄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南朝宋改属益州。北周废。东晋安帝时侨置,寄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北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