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襄城郡

南襄城郡

①南齐置,属雍州宁蛮府。治所在隔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后废。

②北周置,治所在叶县 (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他鲁浑河

    即塔尔浑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特尔洪河,为艾不盖河东源。

  • 景和镇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七十里景和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河北省河间市东南部。面积71.2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景和,人口2730。明初建村,以景色秀丽、村民和睦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

  • 大沮水

    即青龙河。在今河北东北部。源出辽西丘陵,西南流入河北境,经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至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水经·濡水注》:卢水“出(肥如)县东北沮溪,南流,谓之大沮水,……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

  • 店张镇

    清置,属兴平县。即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三十里店张镇。乾隆二十六年 (1761) 移县丞驻此。

  • 浮护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南普陀寺

    又名普照院。在今福建厦门市五老峰麓。《清一统志·泉州府》: 普照院 “(在) 厦门海岛五峰山中。五代时建,初名泗洲。宋治平中改今名。本朝康熙年间重建,改名南普陀”。在福建省厦门市五老山下。始建于唐。初

  • 黄墟镇

    即今江苏丹徒市东北黄墟乡。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丹阳县东北有 “黄墟镇”。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部、京杭运河东岸。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墟,人口 3000。 传说原名荒

  • 宁洋县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龙岩县东西洋巡司及永安、大田两县部分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清一统志·龙岩州》:东西洋,“今宁洋县治。……以巡司为县治, 以东西洋皆安静为名”。清雍

  • 汉延渠

    即汉渠。相传凿于汉。在今宁夏北部黄河西岸。《元和志》卷4灵武县:汉渠“在县南五十里,从汉渠北流四十余里始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余顷”。《西夏书事》卷20作“汉源渠”。嘉

  • 高流镇

    清置,属沭阳县。即今江苏新沂市东南高流镇。清时有县丞驻此。在江苏省新沂市东部偏北,东临沭阳县。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流,人口4300。早年高、刘两姓迁此定居,得名高刘;后因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