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阳郡

南阳郡

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前272) 置,治所在宛县 (今河南南阳市)。《元和志》 卷21:“以在中国之南,而有阳地,故曰南阳。”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湖北丹江口市以东,河南鲁山县以南,河南邓州市及湖北广水市以北地。西晋改为南阳国,辖境缩小。南朝宋复为南阳郡。隋开皇初改为邓州。大业初复为南阳郡,移治穰县 (今邓州市)。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邓州,天宝元年(742) 复为南阳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邓州。

②晋侨置,属梁州。治所在南阳县 (在今四川什邡县西二十三里南泉镇)。西魏废。

③北魏置,属广州。治所在南阳县 (今河南郏县西北)。隋开皇三年 (583) 废。

④南朝梁侨置,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南。西魏改为山都郡。

⑤西魏改北随郡置,属顺州。治所在顺义县 (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隋开皇初废。

⑥东魏武定中侨置,属南广州。治所在南阳县(今河南襄城县境)。北周废。

⑦南朝梁置,治所在建昌县 (陈改辰阳县,今湖南辰溪县西北)。隋开皇初废。

⑧隋大业三年 (607) 改邓州置,治穰县 (今河南邓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南南阳、邓州、新野、内乡、镇平等市县地。唐初复为邓州。天宝元年 (742)又改南阳郡。辖境扩大至今南召、西峡、浙川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邓州。


(1)战国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置,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县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间地。其后渐小。隋初废。(2)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邓州(治穰县,今河南邓州市)为南阳郡。地当荆、襄及关、洛交通孔道,魏晋南北朝时,南北常于此交战。(3)东魏置,治南阳县(今河南郏县西北)。隋开皇三年(583年)废。(4)南朝梁置,治所约在今湖北省谷城或老河口市境内。辖境不详。西魏改名山都郡。北周省。


猜你喜欢

  • 伍通隘

    在今福建明溪县西。《方舆纪要》卷98归化县:伍通隘在“县西二十五里。路出清流县”。

  • 悬纛桥

    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句容县: 悬纛桥 “相传周瑜驻军处”。

  • 丰南县

    1947年置,属河北省。治所在胥各庄(今河北丰南市)。1994年改设丰南市。旧县名。1945年由丰润县南部析置,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1949年迁治胥各庄。1954年并入丰润县,1961年复置。19

  • 永登县

    ①十六国前凉置,属广武郡。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北魏废。②1928年改平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平番城(今甘肃永登县)。在甘肃省中部、庄浪河及大通河下游,毗邻青海省。属兰州市。面积 6096 平方千米。

  • 孟津关

    东汉末在孟津置,为八关之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后汉书·皇甫嵩传》: 中平初,张角黄巾起义,“诏勑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孟津、小孟津诸关,并置都尉”。东汉

  • 艾雷克淖尔

    又作爱拉克泊。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艾拉格湖。《嘉庆会典图》卷132科布多图说:“扎布噶河自扎萨克图汗西北流,……又西北会奇勒稽思泊、爱拉克泊水。”

  • 汉寿县

    ①东汉阳嘉三年(134)改索县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四十里崆巄城。三国吴改为吴寿县。西晋复为汉寿县。隋省入武陵县。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刘备改葭萌县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

  • 移里闵河

    又作一迷河、亦迷河、伊勤们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饮马河。《金史·温敦蒲剌传》: “温敦蒲剌始居长白山阿不辛河,徙隆州移里闵河。”古水名。即今吉林省德惠、九台二市境内饮马河。《金史·温敦蒲剌传》:“

  • 程番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程番武胜军民安抚司置,属贵州卫。治所即今贵州惠水县。正统四年(1439) 改属贵州宣慰司。成化十二年(1476) 改为程番府。万历十四年 (1586) 于此置定番州。明洪武

  • 护龙县

    又名灵道县。西晋改新道县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水经·沫水注》:“灵道县一名灵关道。……县有铜山。又有利慈渚。晋太始九年,黄龙二见于利慈池,县令董玄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剌史王濬,濬表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