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阳山

博阳山

①博亦作 “傅” 或 “敷”。此为何山,位于何地? 各家说法不一。《尚书》 伪孔传及 《史记集解》 均认为 “敷浅原,一名博阳山”。《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阳山、傅阳川在南,古文以为敷浅原。” 则博阳山在历陵 (今江西德安县东) 之南。而唐杜佑 《通典》 卷182江州浔阳县下载: “(蒲塘) 驿前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敷阳山。” 唐之蒲塘驿即今江西德安县,然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南。《寰宇记》 卷111江州下又谓博阳山在 (德安) 县南,别有敷浅水即 《尚书》 敷浅原。而《寰宇记》 卷107饶州下及蔡沈 《书集传》 引晁以道说,历陵在鄱阳县 (今波阳县) 境内,则博阳山又应在今江西波阳县内。

②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7建德县: “博阳山在县东十里。岩石嵯峨,溪流湍急。宋嘉定中,易名广阳。”


见“傅昜山”。


猜你喜欢

  • 建江

    一名建溪。即今福建北部之闽江。《明史·地理志》 福州府闽县: “南有闽江,亦曰建江,自南平县流入府境。”

  • 张掖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分武威郡置,治所在得县(西晋改名永平县,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注:“应劭曰, ‘张国臂掖,故曰张掖’。”辖境相当今甘肃永昌县以西,高台县以

  • 氐置水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汉书·地理志》 龙勒县:“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

  • 定远厅

    清嘉庆七年 (1802) 置,属汉中府。治所即今陕西镇巴县。因汉封班超为定远侯,食邑于此,故名。1913年改为定远县。清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置,治今陕西省镇巴县。属汉中府。1913年降为县。

  • 溧阳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溧阳州置,属建康府。治所即今江苏溧阳市。十六年 (1279) 改为溧阳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溧阳州置,治今江苏省溧阳市,属建康路(后改为集庆路)。十六年改为路。

  • 蛇头湾

    即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西北蛇头湾。扼虎门之口,为海防要地。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头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蛇头湾炮台汛”。

  • 智本县

    北宋置,属羁縻智州。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东南。后废。古县名。北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南,属智州。后废。

  • 鹊个寨

    在今四川红原县境。清雍正元年 (1723)置鹊个寨土百户。

  • 永安营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方舆纪要》卷62靖远卫:永安营“在卫北裴家川。……卫境要地,设官军戍守于此”。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永安营“在大通县西。地名测尔兔。本朝雍

  • 方村

    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村乡。清有县丞驻此。民国时改置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