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卢汉铁路

卢汉铁路

一作芦汉铁路。从北京卢沟桥至汉口。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动工,至二十五年(1899)先修通卢保段(卢沟桥至保定)。长132.7公里。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 比、法、英三国为便利北京城内交通,将卢保段铁路由卢沟桥经西便门展修至前门,新修线路长17公里。此后卢汉铁路遂改称京汉铁路。至三十二年(1906)又修通保定至汉口段,长1064.8公里。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旧铁路名。自北京卢沟桥至汉口。1898年自卢沟桥往南修筑。1900年12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期间,法国人往北擅筑至北京前门,次年3月完工,自此改称京汉铁路。1928年因起点北京改名北平,随之改称平汉铁路。建国后复称京汉铁路。现为京广铁路北段。


猜你喜欢

  • 伊宁县

    1914年改宁远县置, 为新疆伊犁道治。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取“伊犁安宁”之意。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1952年析置伊宁市。1957年县徙治吉里圩孜镇(今伊宁市东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

  • 罗秀山

    在今广西南宁市北二十里。《舆地纪胜》卷106邕州: 罗秀山,“《皇朝郡县志》 云: 在宣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110宣化县 “马退山” 条下: 罗秀山 “上有龙潭。山高峻,俯瞰北湖。亦曰罗山”。

  • 高岭

    在今广东阳东县北。《方舆纪要》 卷101阳江县: 高岭在 “县北六十里。有石洞,洞门迂曲,仅容一人,内宽广容千人,泉出其下,响如鸣珂。昔人避贼于此,贼不敢犯。其中又有一洞,石壁峭削,不可上下,乡人名铁

  • 思唐山

    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四里。《方舆胜览》作唐山。《明一统志》 卷88思南府: 思唐山“南连河只水,北枕内江水”。内江即水德江。

  • 禄丰 (豐) 县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析安宁地置,属安宁州。治所在白村 (即今云南禄丰县)。《元史·地理志》: “因江中有石如甑,俗名碌琫,译谓碌为石,琫为甑,讹为今名。” 清属云南府。民国初属云南滇中道。19

  • 社山

    即杜山。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汉刘向《说苑·善说》:“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水经·淄水注》 作杜山。《元和志》卷10青州临淄县:“社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 钟 (鍾) 家园堤 (隄)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固本堤” 条下:钟家园堤 “在府 (今临江镇) 东南十余里。《志》云,堤当袁、赣二水之冲,修筑为艰。隆庆三年修城复坏,以沿堤皆沙砾,易于消溃也。

  • 南和县

    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东汉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广平郡。西晋废入任县。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复置。永安中于县置北广平郡,北齐郡废。北周于县置南和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属襄国郡。唐武

  • 同和郡

    西魏改临洮郡置,治所在溢乐县(今甘肃岷县)。隋开皇三年(583)改名岷州。西魏以临洮郡改置,治溢乐县(今甘肃岷县)。辖境相当今甘州省岷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为岷州。

  • 屏山

    ①又名平山。在今安徽泗县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泗州》: 屏山 “列翠环抱,如屏幛然。一名平山,下有屏山湖”。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百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屏山 “横障水口,屹然如屏”。③又名越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