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阳山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6开州:卫阳山“以在卫地之阳而名”。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6开州:卫阳山“以在卫地之阳而名”。
唐至德元年 (756) 改鹿泉县置,属恒州。治所即今河北鹿泉市。《资治通鉴》 唐至德元年 (756) 胡三省注: “明皇以安禄山反,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曰束鹿,以厌之。” 北宋属真定府。金兴
在今山东定陶县北。《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蔡墨对魏献子曰: ‘昔有叔安, 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
在今云南绥江县东,梅尼溪注入金沙江处。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苏尼特左旗东。康熙《皇舆全览图·热河图》作苏勒厄图呼亲。《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22: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戊子,上驻苏勒图”。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为东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陶卜齐东城卜子古城。东汉废。②1912年改陶林厅置,后属察哈尔特别区。治所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科布尔镇)。1928年属绥远省。195
即清之佑清寺。今江西南昌市八一公园北门对面佑民寺。1929年改佑清寺为佑民寺。
即今广东仁化县北恩村。明置巡司于此。后迁巡司于城口镇。
一名谷口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山海经·中山经 · 中次六经》: 廆山 “交觞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 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余杭镇。东汉改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589)为杭州治,次年徙州治钱塘县。大业初属余杭郡。唐属杭州。
亦作旗峰山。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海丰县: 旗峰 “在县东百九十里。山状如旗,半枕海 上,东南夷入贡,望此为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