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楚河
即薄藏布河。今西藏东部波密县境之帕隆藏布。
即薄藏布河。今西藏东部波密县境之帕隆藏布。
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七十里演武乡。一说在县北。《华阳国志·大同志》:太安元年(302),河间王颙遣督护博西征讨李特,“博次梓潼,……为特所破于阳沔”。即此。在今四川省梓潼县北。西晋永宁二年(302年)李
唐贞观十二年 (638) 治,为笼州治。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天宝初为扶南郡治,乾元初复为笼州治。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为笼州治。唐末废。
一作卑耳山。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国语·齐语》: “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谿拘夏。”《史记·封禅书》: 齐桓公曰,寡人 “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集解》: 韦昭曰: “卑耳即 《齐语》 所谓辟耳。
日伪于1944年8月由丰南县析置,属伪冀东特别区。治胥各庄(今河北丰南市)。1945年日本投降后废。
明置, 属龙里卫。 在今贵州龙里县东龙丛街。《清一统志·贵阳府》: 陇耸关 “在龙里县东二十里。 陇耸一作哝耸, 又作嵸。 《黔记》: 自东门外东关哨二十五里至嵸哨,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耶拉布加地方。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东北耶拉布加地方。后废。
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外石子岗。《陈书·始兴王叔陵传》: “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太建十一年 (579),始兴王叔陵母彭氏卒,“求于梅岭葬之,乃发故太傅谢安旧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元和志》 卷
亦作笮都县、筰都县。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于筰都国置,为沈犁 (黎) 郡治。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天汉四年 (前97) 废。古县名。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东北。为沈黎郡
本西域大宛国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千东南卡散赛。《汉书·西域传》: “大宛国,王治贵山城,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西域大宛国国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
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杨家港“沙田多高,旧有港,久淤。万历三十八年,县令李官疏浚,民得灌溉之利”。今已淤废。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杨舍镇)。《宋史·河渠七》:南宋乾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