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历山

历山

①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魏书·太宗纪》:神瑞二年(415),“至广宁,登历山”。《太平御览》卷45引《后魏舆地图风土记》曰:“潘城西北三里有历山,形似覆釜,故以名之。”

②即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南雷首山。《水经·河水注》:河东“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括地志》:“雷首山亦名历山。”

③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北,接翼城县界。为中条山主峰之一。《清一统志·平阳府一》:历山“在翼城县东南七十里。相传舜耕于此,上有舜王坪”。

④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无锡县“有历山”。《清一统志·常州府一》:惠山“古名华山,又名历山”。

⑤一名大历山。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北,接石台县界。大北港水出此。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历山“在县西八十五里。高二百五十仞。北接池州石埭界。绝顶有池,中有石焉。北有管公明仙坛”。《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历山“在县西八十里。高二百五十仞。抵石埭县界。高插云霄,险若天堑。巅有池,冬夏不竭”。

⑥即历阳山。亦名亭山。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48和州:历阳山,“《江表传》曰:历阳县有石山,谓之石印。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孙皓遣使以太牢祭历山”。

⑦今安徽东至县北。《寰宇记》卷105东流县:历山“在县东三十里。西枕历池,上有尧舜二庙”。

⑧在今浙江余姚市北二十八里历山镇。《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正义》引《括地志》:“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即此。

⑨又名釜历山。在今浙江永康市南二十六里。《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绝尘山”条下:历山,“《志》云:周四十余里。其巅有田、有井、有潭,皆以舜名。以其名同于冀州之历山也”。

⑩即今山东济南市南郊千佛山。《水经·济水注》:“(历城县)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故又称舜耕山。因山壁多北魏及隋时石刻佛象,俗又名千佛山。

(11)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六十里。《水经·瓠子河注》:“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山北有小阜,南属迆泽之东北。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墟阜联属,滨带瓠河’也。”《方舆纪要》卷33曹州:“《志》云: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州北境有雷夏泽,因以此山为舜所耕之历山云。”

(12)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清一统志·永顺府》:历山“在桑植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高数十里。澧水发源于此”。


古山名。相传舜耕于历山。其地说法不一,主要有:(1)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北魏神瑞二年(415年),明元帝至广宁,登历山祭舜庙。(2)在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北。为中条山主峰之一。山上有舜王坪。(3)在浙江省余姚市东北。向有舜耕历山之说,因名历山。山有象田、舜井、石床诸迹。相传石床为舜耕时避雨处。(4)又称釜历山。在今浙江省永康市南。山峰状若覆釜,山巅有田、井、潭,皆以舜名。(5)又称舜耕山。即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千佛山。《水经注·济水》:“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6)在今山东省菏泽市东北。《水经注·瓠子河》:“雷泽西南十许里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缘生言舜耕陶所在。”(7)在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澧水发源于此。(8)即“雷首山”。


猜你喜欢

  • 深江站

    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八十里深江站乡。明设驿。《方舆纪要》 卷77沔阳州 “汉津驿” 条: “ 《志》云,州有深江、剅河两驿。今俱革。” 清属潜江县。光绪 《潜江县志》 卷4 《市镇》: 深江站 “在县东十

  • 婆居县

    亦作波居县。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

  • 桂文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贺兰县北桂文村。

  • 瓜里津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四十里。即淯水(今白河)之津。《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瓜里津”。注引《东观书》:“邓奉拒光武瓜里。”《水经·淯水注》:淯水“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即此。

  • 陭氏县

    西汉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西晋废。十六国刘聪复置,北魏废。(陭yì)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安泽县东南,属上党郡。西晋废。十六国汉刘聪复置,为冀州治。北魏废。

  • 水口村

    即今江西南城县东北水口村。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金南县治此。

  • 丁江市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丁江乡。清同治《吉水县志》卷4:丁江市“在县东四十里”。

  • 北庭都元帅府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置,治所在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后废。元元贞元年(1295年)以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西北。延祐时,辖境相当今乌鲁

  • 苏溪

    ①在今湖南桃源县北。《方舆纪要》卷80桃源县:苏溪在“县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谓之善溪。相传以善卷所游而名。流经花岩、白阳、吕真诸港入沅江”。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思坡乡境。《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苏溪

  • 朅盘陀

    亦作渴盘陁、汉盘陀、诃盘陁、喝盘陀、羯盘陀。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新唐书·西域传下》: “朅盘陀东行八百里出葱岭,又八百里至乌鎩,环千里,出白、黳、青三种玉。君长世臣朅盘陀。”即“渴盘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