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坑隘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97顺昌县: “原坑隘在县南三十里。山溪盘结,至为险隘,南通沙县,西南达汀州之归化县。”
在今福建顺昌县南。《方舆纪要》 卷97顺昌县: “原坑隘在县南三十里。山溪盘结,至为险隘,南通沙县,西南达汀州之归化县。”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即洭水 (今连江) 合溱水 (今北江) 之口。《水经·洭水》: 洭水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郦道元注: “关在中宿县。洭水出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 《陈书·章昭达传》:“欧阳
又作达那仁则、达那仁青孜、达那仁钦则谿、打那仁钦孜谿。治所即今西藏谢通门县东仁钦则。“仁侵孜”,藏语意为宝山顶。1960年并入谢通门县。
即今河南栾川县北五十五里秋扒乡。清属嵩县。清乾隆 《嵩县志》 卷 12: 楼关在 “潭头西三十里。古楼子关。俗名揪坡”。1949年改属栾川县。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寰宇记》卷128钟离县:白沙山“在州东八十里。其山遍是白沙”。②在今河南新县西南。《水经·淮水注》:壑水“出白沙山,东北径柴亭西,俗谓之柴水。……东北入于淮”。③在今湖北京山县西
即今云南大姚县西之渔泡江。《清一统志·楚雄府》:一泡江“在大姚县西北一百四十里。自大理府云南县界流入, 经姚州之西北注金沙江”。
①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七里,滨沙湾水。清同治 《番禺县志》 卷18: 墟市有 “渡头墟”。②即今广东台山市北端大江镇西北渡头圩。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69: 新宁县 (今台山市) 有 “渡头墟”。
1934年改永北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县名永北二字,……地方人士每嫌欠雅驯,且至十年以来,匪患频仍,庶政废弛,而犯永远败北之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八年 (前514),“公如晋,次于乾侯”。杜注: “乾侯在魏郡斥丘县,晋境内邑。”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北省成安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八年(前514
即今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之漾濞江。《方舆纪要》 卷118蒙化府: 样备江在 “府西百五十里。一名神庄江。……经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样备驿,有样备桥跨其上,为蒙化、永平之界,又南流入顺宁府而会于澜沧江。本名样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东南流入洛河。《元一统志》 (残本): 石脂 “采铜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烛一枝,敌蜡烛之三。至元七年, 上司移文封, 至今不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