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厦门市

厦门市

1933年由思明县城区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城区。1934年裁撤,并入思明县。1935年思明县撤销,城区及鼓浪屿区复置厦门市,仍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南部沿海、金门岛西北侧。面积1637平方千米。人口141.7万。辖思明、海沧、湖里、集美、同安、翔安等六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相传因地处海道下方,名下门,谐音为厦门,一作夏门。本同安县嘉禾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在岛上建筑城堡,号厦门城,设永宁卫中左千户所。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郑成功改中左所为思明州,辖厦门、金门二岛,州治所驻厦门岛。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州,复属同安县;二十二年以台湾府合厦门置台厦兵备道;二十五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厦门,置厦门厅。雍正五年(1727年)始为兴泉道驻地;十二年改为兴泉永道,仍为道署驻地。1913年废厅改置思明县,置南路道。1914年改称厦门道,为道署驻地。1928年废道,各县直属福建省。1933年析思明县地置厦门市(1935年2月正式设厦门市,同年5月为省辖,划入同安县之禾山区)。1949年10月后仍为省辖。1953年、1957年先后划入同安县集美乡和灌口区12乡。1958年划入海澄县海沧公社,是年增辖同安县。1970年同安县仍归晋江专区,1973年复属厦门市。1980年辟设厦门经济特区。1996年同安县撤销并入,改置同安区。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南部。台地、平原地面海拔在50米以下。海岸多岬角,岸线曲折,有厦门半岛及鼓浪屿、大澄岛等大小岛屿26个。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花生、甘蔗为主。特产龙眼、牡蛎。工业有机械、化学、电子、纺织、仪器仪表、食品、皮革等。设有厦门大学、集美航海学院等。鹰厦铁路纵贯西部。福诏、厦隘、新集等干线公路纵横市境。有厦门港、刘五店等港口。高崎国际机场通航国内外。名胜古迹有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区、鳌园、南普陀寺、陈化成墓等。


猜你喜欢

  • 直河镇

    在今江苏睢宁县东北。西北去古邳镇六十里。明初置直河驿。嘉靖四十五年 (1566) 改置巡司。

  • 沙涧渡

    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十里黄河北岸。《清一统志·解州》:沙涧渡“唐时造浮桥于此,西南去河南陕州十五里”。即此。

  • 溶溪水

    亦作榕溪水。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之龙溪河,为长江支流。《寰宇记》 卷120乐温县: 溶溪水“源出县理北,南流经县东,又南至废永安县东北二里注大江”。

  • 迦那调洲

    又作古奴、姑奴、奴调。“调”,梵文意为洲,或译为国。古地名。在今缅甸西南沿岸。《水经·河水注》 引康泰 《扶南传》 曰: “从迦那调洲西南入大湾,可七八百里,乃到枝扈黎大江口,度江径西行极大秦也。”

  • 石楼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吐京县置,属隰州。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大业三年(607)属龙泉郡。唐属隰州。《元和志》卷12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

  • 赵韩王园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赵韩王即赵普,北宋开国功臣,家居洛阳。淳化元年 (990)罢相,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兼中书令。淳化三年 (992) 遣人上表求致政,拜太师,封魏国公。死后追封韩王。宋李格非 《

  • 乌思藏十三宗

    明代西藏地方建置。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伯木古鲁(即帕主)为万户之一,元末势力最强,兼并邻部,至正十三年(1353)受封为大司徒,入明后又击降萨迦,控制乌思藏大部地区,明洪武八年(1375)封万户,永乐

  • 越城

    ①又称蠡城、越台。春秋周元王四年(前472) 范蠡所筑。故址在今南京市中华门外长干桥附近。《晋书·明帝纪》: 东晋太宁二年 (324)帝遣段秀等千人渡水,“战于越城,大破之”。即此。②故址在今江苏吴县

  • 游水

    即今江苏涟水县北涟水。《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淮浦县: “游水北入海。” 《水经·淮水》: “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海。” 郦道元注: “淮水于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又径朐山西……游水东北入海。

  • 陈霜口河

    在今安徽砀山县西。《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夹河”条:“又陈霜口河在县西。源自虞城县史家、皮家二口,分为两河,由镇里堌二十里至县境,西南合流入陈霜口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