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港镇

双港镇

①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桐城县南双港铺。

②清置,属天津县。即今天津市南郊区海河西岸双港镇。清设千总驻守。

③即今江西波阳县西双港镇。鄱江经此西北行二十二里入鄱阳湖。为濒湖水陆要隘,清时有水师营参将驻防。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饶州府鄱阳县:“西路出西门,十里至双港。”


(1)在天津市津南区西北部、海河南岸。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 3910。明代成村。因海河与赤龙河在此汇合成河汊,当地称双港。1961年设双港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有毛纺、水泵、人造大理石等厂。为天津市蔬菜集散地之一。津沽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响水县北部。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2800。相传明正德年间张姓人家迁此,以村东西两侧均有河港取名双港。1942年属滨海县四区,1945年改建双港区。1958年改公社,1966年划归响水县。1983年改乡,2000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机械、建材、服装、食品等厂。双六、陈沭公路经此。(3)在浙江省临海市西北镇。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人口880。地处环溪、塘头溪汇流处,曾名双溪,后称双港。1950年为保和乡,1955年更名双港乡,1958年后改公社。1961年划归仙居县,1963年回归临海县。1984年复为乡,1992年置镇。产蚕茧、柑橘、稻。有保健仪器、塑料、食品等厂。有传统集市。公路通市区。(4)在安徽省桐城市南部。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港铺,人口 5990。因旧时南北两河各设港口,故名。1949年设双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双铺乡。1992年与白果、练潭二乡和杨公乡的鸭子、塘兴二村合并置双港镇。地处嬉子湖西岸平畈地区,河网密集。产稻、棉花、小麦、油菜籽、莲藕、茭白。有塑料、农机修配、建材等厂。旧为桐城名镇。商贸兴盛,为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新杨公路经此。(5)在江西省鄱阳县西南部,西濒鄱阳湖。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7.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华,人口3060。因境内双港村得名。1949年属双义、乐亭二乡。1958年设双港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设镇。2001年聂家乡并入。主产稻、棉花,为县棉花重点产区和水产养殖基地。特产银鱼、珍珠、瓜子。有农机、砖瓦、农产品加工等厂。公路东接田乐公路。古迹有明代双港塔。


猜你喜欢

  • 三河口盐务

    北宋置,属海阳县。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三河镇。

  • 汾阴县

    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十六国前赵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汾阴县,属北乡郡。治所移至今古城北。北周改属汾阴郡,移治今万荣县西南宝井村。隋开皇初属泰州,大业初属河东

  • 大云关

    明置,为梧州府六关之一。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二里大云山上。《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苍梧县:“大云关在府东二里……成化六年督臣韩雍筑, 以控扼冲要。”

  • 昔木土脑儿

    当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一说在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部。《元史·世祖纪》: 中统二年 (1262),“十一月壬戌,大兵与阿里不哥遇于昔木土脑儿之地,诸王合丹等斩其将合丹大儿赤及其兵三千人,塔察儿与合

  • 阙巩

    商、西周封国,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左传》: 昭公十五年 (前527),“阙巩之甲,武所以克商也。唐叔受之,以处参虚”。又定公四年 (前506),“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

  • 叙昆铁路

    亦称川滇铁路。原拟从今云南昆明经曲靖、宣威、威宁、昭通、盐津而至四川叙府 (今宜宾)。全长850公里。1938年动工兴建,1941年从昆明修至曲靖 (长159公里)。1943年又延筑至沾益,全长177

  • 高密河

    又称密水。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水经·潍水注》: “应劭曰: 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

  • 甘肃镇

    明九边之一。治所在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市)。洪武五年(1372)于此置甘肃卫。二十五年(1392)罢。二十六年(1393)陕西行都司自庄浪徙置于此。其分守地自庄浪而北,又西迄嘉峪关,即甘肃西北边之长城。

  • 天星桥

    在今江苏泰兴市南天星村。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濠河西流十二里达过船港入江,少南西流十八里达洋㴓港入江,又西南流十里径大孙桥,又西八里至天星桥,又西二星达王家港入江。”

  •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在今山西武乡县南王家峪和砖壁村。抗日战争时,八路军总司令部曾在两村驻扎一年多,是华北各解放区的指挥中心。砖壁村在王家峪之东,相距约二十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司令部旧址复原,在王家峪建有“八路军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