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水
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连州:双溪水“在州西南三里。其上流为乐簪溪,古名斟水。一出连山县界,亦名获水。径县西九里,合高良水。又东为双溪水,注于湟水”。
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连州:双溪水“在州西南三里。其上流为乐簪溪,古名斟水。一出连山县界,亦名获水。径县西九里,合高良水。又东为双溪水,注于湟水”。
在今广东韶关市内。明弘治十年(1497)为纪念宋代名医余靖而建,其名取自蔡君谟诗“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1933年重建。楼上挂“风采楼”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陈白沙手笔。
又名劳劳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十五里。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引 《舆地志》 云:“新亭陇上有望远亭,宋元嘉中改名临沧观,又改名劳劳亭。” 《宋书· 桂阳王休范传》: 元徽二年(474),休范反
①传说为夏都。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孟子·万章上》:“禹避舜之子于阳城。”《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翟县注引《世本》称:“禹都阳城。”《续汉书·郡国志》 注引《汲冢书》亦称:“禹都阳城。”《
即旋鸿池。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西海子村一带。《魏书·太祖纪二》; 天兴二年 (399)二月,“又穿鸿雁池”。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
①即海阳山。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恭城县境之海洋山。《续汉书·郡国志》零陵县:“阳朔山,湘水出。”《水经·湘水注》:阳海山“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
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清嘉庆《泸州志》卷2:兴隆场“距州一百里”。产煤。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兴隆场“在治南六十里”。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清光绪《潼川府志》
①即今吉林榆树市东南黑林镇。《吉林乡土志》: “黑林子,为清代中叶所创。因该地当时森林丛茂,黑林一片,故名。”②即今吉林公主岭市北黑林子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怀德县: 黑林子 “在城
即今安徽郎溪县西北东夏镇。明嘉靖《建平县志》卷1《坊乡》:东夏保“在县西二十里临湖乡”。有东夏渡。清光绪《广德州志》卷11建平县《市镇》:东夏镇在“县西二十里”。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南。《清一统志·宁波府一》:小丹山“在奉化县西五十里四明山南。上有二洞如广厦,可容五六十人,岩罅水流,紫绀赤色。《云笈七籤》所谓丹山赤水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