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康熙二十年 (1681)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
①唐乾元三年(760)改湖城县置,属虢州。治所在故上阳宫(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大历四年(769)又改为湖城县。②唐大和四年(830)改东平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
即封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水经·河水注》:“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
一名野车河墟。即今广西南丹县东南车河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南丹土州图:东南有野车河墟。民国陈正祥《广西地理》:锡矿“产地以南丹县属的大厂乡、车河乡为最著名”。
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东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87元江军民府: 路通山 “旧名马笼山。北瞰礼社江,高峰千仞,蔽亏日月”。一线羊肠,通临安路。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清光绪 《泸州九姓乡志》 卷1: 铅矿坪 “在九姓西南三十里。相传山出白鼠黑铅矿。乾隆八年、十一、十五等年开棌,俱无效。厂员孙国球、刘承高等,先后详请封闭”。
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唐贞元十五年 (799) 始建,原名无垢净光塔。唐末毁。五代闽永隆三年 (941) 闽王王延曦在遗址上重建,改今名。俗称乌塔。现存塔为七层,八角形,高35米。用花岗石砌造。
唐贞观五年(631)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八年(634)改为懿州。
①唐方镇名。(1)大历七年(772)以滑亳节度使为永平军。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领滑、亳(今安徽亳州市)、陈(今河南淮阳县)三州。十四年(779)徙治汴州(今河南开封市)。兴元元年(
在今陕西甘泉县北四十五里。山峡险窄,为戍守重地。《旧唐书· 梁师都传》: 武德二年(619),“梁师都与突厥数千骑来寇延州,营于野猪岭”。即此。在今陕西省甘泉县北。唐武德二年(619年)梁师都与突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