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府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属浙江行省。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三门、温岭五县地。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台tāi)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治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属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约当今浙江省临海、台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地。1912年废。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属浙江行省。治所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临海、台州二市及天台、仙居、宁海、三门、温岭五县地。清属浙江省。1912年废。
(台tāi) 明洪武初改台州路置,治临海县(今浙江临海市)。属浙江布政使司。辖境约当今浙江省临海、台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市县地。1912年废。
即今广东汕头市东北下蓬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澄海县西南有下浦。
又名兰山、石兰山。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十里。宋置巡司于此。《寰宇记》 卷92宜兴县:“小兰山在县东南五十里。《舆地志》 云: 石兰山斗入太湖五里,有两岸,南曰大兰山,北曰小兰山,相连二里。” 《方舆纪
在今越南北部孟崩境。清初置猛蚌寨土寨长,由猛丁分管。
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水西村。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龙门县图:县东南有水西堡。
犹言江南。从中原人的角度看来,江南地在长江以外,故称江外。《魏书·董峦传》:峦“虽长自江外,言语风气犹同华夏”。犹言江南。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以外,故称江外。《魏书·董峦传》:峦“虽长自江外,言语风
即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街子镇。五代后蜀置永康县于此。
1913年改磁州置,属直隶大名道。治所即今河北磁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南部,南邻河南省。属邯郸市。面积1035.3平方千米。人口63.7万。辖9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磁州镇。三国魏黄初
在今福建南平市东。《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仙洲在城东。有山介于二水之间,俗呼仙洲。”
在今广西邕宁县东。《舆地纪胜》 卷113横州: 鱼流山 “在永定县西六十里。中有溪,每至水潦泛涨,水流甚急,鱼自溪顺流而下”。
①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汝水经其下。山有太和谷。北魏置太和城,盖以山名。②即武当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武当山“一曰太和山”。《元和志》卷21武当县:武当山“一名太和山,在县南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