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宛唐、宛塘。在今安徽寿县东南。《南齐书·王敬则传》:南朝宋泰始初,“随宁朔将军刘怀珍征寿春,殷琰遣将刘从筑四垒于死虎,怀珍遣敬则以千人绕后”。《资治通鉴》:南朝齐永元二年(500),豫州刺史萧懿讨
即今吉林松花江支流辉发河。《金史·纥石烈胡剌传》: “纥石烈胡剌,晦发川唵敦河人。”
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北四十里禾山。明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永新县西北。明置巡检司于此。
清雍正三年 (1725)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巴参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西右翼后旗: “牧地跨柴达木河。东至希昔,南至诺们罕木鲁,西至乌拉斯台,北至柴达木。”
①三国魏正始元年 (240) 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西北二十里丰城乡。西晋废。《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正始元年(240),“以辽东汶、北丰县民流徙渡海,规齐郡之西安、临菑、昌国县界为新汶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南蔡市镇。湘桂铁路旧有冷蔡支线通此。
即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太文乡。《清一统志·平越州》:太温村“有庙曰太温庙”。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松潘镇漳腊营。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塔藏乡东南郎寨。后废。
在今广东深圳市蛇口西赤湾。清于此建左、右炮台,为新安县门户。
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寿安乡北。明天启《成都府志》卷2:大墓山在“温江治西二十五里。土人云是鱼凫王墓”。民国《温江县志》卷2:“鱼凫王墓在治西北三十三里吴家场南二里。俗呼大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