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吉阳县

吉阳县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南古县乡。以在吉水之阳而名。隋开皇十年(590)废入庐陵县。

②东晋置,为晋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西五十里。南朝宋末为新兴郡治。梁废。

③南朝宋改上廉县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九十里老县街东。西魏改为吉安县。

④西魏改永阳县置,属安陆郡。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北。隋大业二年(606)废。

⑤隋大业二(606)改京池县置,属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寰宇记》卷132孝感县:吉阳县“在吉阳山下,因以为名”。唐属安州。北宋开宝二年(909)废。

⑥唐贞观二年(628)析延德县置,属振州。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东北藤桥镇。北宋属崖州,熙宁六年(1073)废。南宋绍兴六年(1136)复置,后废。


古县名。(1)三国吴分庐陵县置,治今江西省吉水县东。以在吉水之阳得名。属庐陵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入庐陵县。(2)东晋置,治今湖北省竹溪县西。属晋昌郡。南朝梁废。(3)西魏改永阳县置,治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属安陆郡。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复改永阳县,治今广水市。(4)南朝梁改上廉县置,治今陕西省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南。属梁州。西魏改名吉安县。(5)隋大业初改京池县置,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元和三年(808年)废,后又置,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再废。(6)唐贞观二年(628年)置,治今海南省三亚市藤桥镇。属振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复置,属琼州。后又废。


猜你喜欢

  • 宜春水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 高桥城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五十里高桥镇。清蒋良骐 《东华录》: 天聪二年(1628) 五月,“命贝勒阿巴泰等略明地,并堕锦州城及杏山、高桥”。清于此置驿站。在今辽宁省葫芦岛市东北高桥镇。后金

  • 金水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避李渊讳改金渊县置,属简州。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宋乾德五年 (967) 为怀安军治。元至元十三年 (1276)废。②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冉州。治所在今

  • 京口

    东汉末、三国吴时称为京城,后称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市。《元和志》 卷25润州: “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孙权自吴理丹徒,号曰 ‘京城’,今州是也。十六年迁都建业,以此为京口镇。” 《方舆胜览》卷3镇江府:

  • 归乐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北宋属邕州。元废。唐置,属邕州所领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北皈乐。辖境相当今百色市北部一带。宋属邕州右江道。元废。

  • 通江口

    亦作通江地方,或称黑瞎子岛。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抚远三角洲。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混同江东行,乌苏里江自南来,汇为曲尺形。而两江汇口之西、混同江南岸,又歧出一流,斜向东南,入于乌苏里之正流,

  • 新兴村

    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四里新兴乡。旧属临沂。民国 《临沂县志》 舆图: 县西南有新兴村。

  • 托钵山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北套白山。《清一统志·巴林》:巴林“右翼驻托钵山,在古北口东北七百二十里”。张穆《蒙古游牧记》、《清史稿》均作“托盔山”。

  • 连崟镇

    即今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北兴安乡连崟村。民国熊知白《东三省县治经要》黑龙江省漠河县:“县属连崟镇,距县市二百八十里。距金山镇七百二十里。后面负山,隔江与俄领黑龙州嘎零得市相对。……近年全恃采金劳动者四千人

  • 衣锦乡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明置巡司于此。清名衣锦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