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同仁县

同仁县

1931年析循化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保安城(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后迁治隆务寺(今同仁县治隆务镇)。


在青海省东部,邻甘肃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3460 平方千米。人口7.6万。辖2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隆务镇。本循化县地,1931年由循化县析置同仁县,取义于“同登仁域”或“一视同仁”。驻隆务寺(今隆务镇),省直辖。1952年改县为同仁藏族自治区;1953年复为同仁县,属黄南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地处黄南山地东北部,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西有阿米夏琼山,中部有阿米德合隆山,地势南高北低。隆务河纵贯县境。水资源丰富,建有五座水电站,为全国第一批电气化试点县之一。属大陆性高原气候。产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油菜籽等,河谷地带产瓜果、蔬菜。畜产藏系羊、牦牛等。野生动物有香獐、狍鹿、雪鸡、蓝马鸡、羚羊、石羊、黄羊、猞猁、旱獭等。并产冬虫夏草、雪莲、大黄、黄芪、党参、秦艽等药材。矿产有金、铅、锌、铜、银、石英等。工业有铅、皮革、水泥、农牧机械修配、服装、地毯、运输等,以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毯著称。同夏、循同公路经此。县城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铁城山古城、隆务寺、年都乎墓地。


猜你喜欢

  • 龙兴观道德经幢

    在今河北易县城西南隅龙兴观内。原经幢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立于城东开元观,南宋乾道五年(1169)移现址。经幢高6米,屋形顶,幢身八角形,高4.29米。正面镌刻“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

  • 新疆

    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 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叛乱后,改西域为新疆。二十七年 (1762) 设伊犁将军 (驻伊犁,今新疆霍城县)。统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包括今额尔齐斯河中游,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

  • 汕头

    亦作沙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为广东出海要道。民国初为广东潮循道尹驻此。属海澄县。1921年设汕头市政厅。1930年设汕头市。

  • 严道铜山

    在今四川荥经县北三十里。《汉书·邓通传》: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

  • 亶洲

    岛名。《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前219),“遣徐市以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

  • 华原县

    隋开皇六年(586)改泥阳县置,为宜州治。治所即今陕西耀县。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初复为宜州治。贞观十七年(643)属雍州,垂拱二年(686)改名永安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华原。开元元年(713)

  • 炮 (礮) 车镇

    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炮车镇。旧属邳县,咸丰 《邳州志》 卷3有炮车集。1949年划归新安县 (后改名新沂县,又改设新沂市)。

  • 西兖州

    ①北魏孝昌三年(527)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后徙治左城(今曹县西北六十里旧曹州城)。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曹县等地。北周改为曹州。②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侯景改秦州

  • 北票煤矿

    在今辽宁北票市附近。煤主产于兴隆沟、小札兰营子、木多土鄂赖、大梁冈子等地。清末开采时曾向地方政府领取龙票四张,因其地皆在朝阳县北,故称北四票,简称北票。1921年由京奉铁路局所有,转为官商合办。

  • 泗汾河

    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源出今攸县境,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又北至铁口入渌。《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醴陵县: 铁水 “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