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改铜官县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梁改属同州。后唐属耀州。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改为铜川县。
古旧县名。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铜官县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北城关。属宜君郡。隋属京兆郡。唐属雍州,开元后属京兆府。五代梁属同州,唐属耀州。宋至明因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属西安府。1946年改名铜川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改铜官县置,属宜君郡。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隋属京兆郡。唐属京兆府。五代梁改属同州。后唐属耀州。明属西安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6年改为铜川县。
古旧县名。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改铜官县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北城关。属宜君郡。隋属京兆郡。唐属雍州,开元后属京兆府。五代梁属同州,唐属耀州。宋至明因之。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属西安府。1946年改名铜川县。
在今湖北钟祥市西,为古莫愁女故乡。《旧唐书· 音乐志二》: “ 《莫愁乐》,出于 《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 《舆地纪胜》 卷84郢州: 莫愁村,“ 《古乐府》 云: 莫愁,石城人也。今
在今江苏苏州市南。《越绝书 ·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大姚。《越绝书·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王摇居之。”
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 路桥镇 “在县东三十里。宋初为新安镇,后改今名。今亦为戍守处”。
明永乐三年 (1405) 升湾甸长官司置湾甸御夷州,直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八十四里湾甸。清代属永昌府。民国初年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升湾甸长官司置,治今昌宁县湾甸镇。辖境相当今云
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冷口沙河。《水经·濡水注》:“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水发冷溪,世谓之冷池。又南得温泉口,……小沮水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改罗次州置,属中庆路。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仁兴镇古城。至元二十七年 (1290) 改属安宁州。明代迁治今禄丰县东北五十八里碧城。弘治十三年 (1500) 改属云
①蒙古至元四年 (1267) 改武胜军置,属和溪安抚司。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二十四年 (1287) 降为定远县。②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牟州千户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牟定县西北
在今四川达县东南。清乾隆 《达州志》卷1: 捍城山 “在州东南五十里。石崖峻峻,环绕如城,周回九里十八步。前宋兵革,迁州县城于此”。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观音囤在司(治今乌罗镇)西南三里。崖壁峭峻,卓然天险。上有天井,可容五百人。”
在今河北大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大城县: 黄汊河在 “县东北八十里,即易水下流,自文安县分流入境,又东北入武清县之三角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