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名山县

名山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蒙山县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元和志》卷32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雅州,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雅州府。《清史稿·文宗纪》:咸丰十年(1860),李永和义军攻“陷名山”。即此。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雅安市。面积614.3平方千米。人口25.9万。辖8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蒙阳镇。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蒙山县,治今址,属蒙山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为名山县,初属雅州,后属临邛郡。《元和郡县志》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析置百丈县,均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名山县入州;十三年复置,并省百丈县入名山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雅州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隶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撤销,划入温江专区。1954年划入雅安专区。1968年属雅安地区,2000年属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中、低山地带。名山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汇东来车岭河后再南流出境入青衣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油菜籽为主,为雅安地区稻、生猪主产地。芒硝、石灰石蕴藏量大。工业有采矿、水泥、磷肥、制茶、造纸、火柴、罐头、农机、食品等。“蒙顶茶”唐代即为贡品。“蒙顶黄芽”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川藏公路斜贯县境中部。古迹有唐代摩崖造像、宋代茶马司遗址等。有名山烈士陵园及蒙山风景旅游区。


猜你喜欢

  • 洋川县

    ①西魏置,属洋州。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东南。后废。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牢州。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北。贞观十四年 (640) 移治今凤冈县北。唐末废。北宋大观中复置,属承州。宣和中废。古县名。

  • 龙桥镇

    金置,属三原县。即今陕西三原县治。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移三原县治此。(1)在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中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桥,人口300。明代成圩。原名干桥市,因圩北

  • 赖易镇

    北宋置,属富顺监。即今四川自贡市西南仲权镇 (双石铺)。《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赖易在 “监西一百里”。

  • 平干国

    西汉征和二年(前91)改广平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复为广平国。西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改广平郡置,治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五凤二年(前56年)复改为广平郡

  • 合剌合塔

    亦作哈剌阿答、哈剌答山、哈剌塔。在今蒙古国西南扎布汗河流域。元时海都与甘麻剌等大战于此。

  • 杉阳

    即今云南永平县西南杉阳街。民国时设县佐。

  • 泗溪桥

    即今江西上高县东北泗溪。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4: 上高县东北有泗溪墟。

  • 鲁土司衙署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中和街。为明、清八寨土司鲁姓官衙。建于明万历十年 (1582)。现存之前厅照壁、大厅、头堂、二堂、长廊、西花厅等,为清道光十年 (1830) 照原样重建。毗邻为土司祠堂,建于乾隆十八年

  • 胡阳镇

    金置,属泌阳县。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在山东省费县中东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胡阳,人口 6600。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胡扬庄,后演变为胡阳。1952年属费县十二、十三、十四区。

  • 骆谷道

    亦名傥骆道。古代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道路。自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洋县。《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正始五年(244),“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即此。《寰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