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吾越甸

吾越甸

元德州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元史·地理志》德州:“在(德昌)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


猜你喜欢

  • 富乐山

    亦名金山。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9绵州引 《周地图记》 云: “富乐山,高广为众之秀,登之望见州城。” 《元和志》 卷33绵州: “有东西门,东门久塞,富乐山气所冲,门开张则丧乱

  • 南石窟寺

    俗称东方洞。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十五里泾河北岸。北魏永平三年 (510) 泾川刺史奚康生创建。现存洞窟五个,保存较好的有北魏建造的第1窟和唐代开凿的第5窟。第1窟高11米,宽18米,深13米。窟内大佛高6

  • 大佛山

    ①在今四川荣县东南。《清一统志·嘉定府一》:大佛山“在荣县南一里。中有佛像,高四十七丈,阔十五丈,架殿十层。北麓有真如崖,有龙洞,深广容数百人”。道光《荣县志》卷5:大佛山在“县东南一里。联直如崖。宋

  • 於越

    ①上古时代分布于今浙江省中部、北部地区的部族。“於” 为古越语发语词,“於越” 即越。《春秋》: 定公五年 (前505),“於越入吴”; 定公十四年(前496),“於越败吴于槜李”。《疏》: “於越,

  • 公噶巴喀玛山

    即今西藏那曲县那曲河南岸的龚喀巴、龚喀玛二个山峰。藏语“龚喀巴”意为凹形白额公牦牛峰,“龚喀玛”意为凹形母牦牛峰。《清一统志·西藏》 载:“公噶巴喀玛山,在哈喇乌苏河源之南岸。”

  • 康城县

    北魏孝昌中析阳城县置,属洛州阳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五里康城村。隋仁寿四年 (604)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嵩州。贞观三年 (629) 废。古县名。北魏孝昌中析阳城县置,治今

  • 朱仙镇

    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宋史·岳飞传》:南宋绍兴十年(1140)大败金兵于郾城,又“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大破之。邓广铭《岳飞传》考证,谓此役纯属虚构。元代开通贾鲁河后,

  • 东山寨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明于此置东山巡司。(1)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县。(2)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东山镇东山。明代与上

  • 逍遥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位于永暑礁西南约24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逍遥暗沙。

  • 白若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清一统志·温州府》:白若岭“在乐清县东。谢灵运渡江而上,从斤竹涧过白若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