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庄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即今青海称多县治。1938年于此置称多县。“周均”,藏语意为 “小渡口”。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称多族驻地周均庄。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达溪川“在县南二里,流达于泾河。《志》云:源出陇州五马山,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8马营堡: 冠帽山 “在堡城西北隅。《志》 云: 堡两角枕山,而西面更为险隘,然三间平川,若登山俯瞰,城中患无遁形,守御为艰也。《志》 云: 堡北二里有纱帽山,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山市镇。清光绪《皇朝直省图》吉林图:宁古塔西北有山石。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作商石。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作山石站。民国《东北年鉴》作山市站。
在今江苏南京市仙鹤门东、灵山下邓家山。邓廷桢(1776—1846),字嶰筠,江宁(今南京)人。嘉庆进士。道光年间任两广总督,积极支持林则徐禁烟。后调任闽浙总督,被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被革职,谪戍伊
在今云南盈江县北部,苏典东北十二里勐戛山麓。明万历二十二年 (1594) 云南巡抚陈用宾筑,为腾越八关之一。在今云南省腾冲县西北猛卡山上,为通往缅甸要冲,明腾越八关之一,清初设有公署,驻兵戍守。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绥芬河一带。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二月置,治今黑龙江省东南绥芬河流域。后废。
一名河岭堡。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江高镇。明洪武二年 (1369) 于此置慕德里巡司。清裁。
在今江西大余县西。《明史·地理志》 大余县: “西有郁林镇巡检司,治晶都村,后迁浮江隘,又迁黄泥港”。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后废。
清置,属义州。即今辽宁义县东南大榆树堡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义州东“三十五里大榆树铺”。
①北周建德六年(577)六月,于甘松防置,治所在封德县(今甘肃迭部县东南)。因地多芳草,故名。辖境相当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部。隋大业二年(606)废。②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常芬县(今甘肃迭部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