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龙县

和龙县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和龙峪 (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 和龙 “地名和龙峪”,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0年移治三道沟 (今吉林和龙市)。1945年划归松江省,1949年复属吉林省。1993年改设和龙市。


古旧县名。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和龙峪(今吉林龙井市智新乡)。属宁古塔副都统。1940年迁治三道沟(今和龙街)。1993年撤销,改设和龙市。


猜你喜欢

  • 阳台山

    ①又名羊蹄山、仙女山。在今湖北汉川县南一里。《隋书·地理志》 沔阳郡甑山县:有阳台山。《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阳台山在“治南一里,下有阳台渡。……俗讹为羊蹄山”。《清一统志·汉阳府一》:“《府志》:

  • 南慈州

    唐武德六年 (623) 改慈州置,治所交趾县(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 新篁镇

    民国时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四十六里新篁镇。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东南部,南邻海盐县。面积33.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新篁,人口3800。 唐、宋名竹里,以四周多竹故名;后成茧

  • 松江唐经幢

    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中山小学内。建于唐大中十三年 (859)。幢高9.30米。现存二十一级,各级均有雕刻,内容为莲瓣、狮首、蹲狮、力士、海浪、郡主礼佛图,幢身刻陀罗尼经,并有题记、捐款人姓名及建幢年代。1

  • 刘家沟

    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三十里刘家沟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刘家沟。

  • 元石坡

    即玄石坡。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十八里。明金幼孜《北征录》作玄石坡。《方舆纪要》卷45:元石坡“在漠北。永乐十年(当为八年)北征,车驾驻此。旁为立马驿,成祖勒铭处也”。

  • 石枧陂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方舆纪要》卷76崇阳县:石枧陂“在县东十五里。有宋时旧址,洪武间知县元俊伐石重修,嘉靖九年典史徐球再修,蓄水以溉田为民利”。

  • 文扎卡宗

    即温宗。治今西藏乃东县东北温村。

  • 琅岐山

    亦名两岐山。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寰宇记》 卷73九陇县: 两岐山 “在县西北二十七里。李膺记: 此山出木,堪为船。本琅岐山,语讹为两岐山也”。琅岐水因以而名。

  • 大谢山

    亦作大榭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有大谢、小谢山。”《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谢山“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海中。其旁为小谢山……南临黄崎港。北由大猫海洋至金塘、鹿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