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哈剌温山

哈剌温山

又作哈剌浑山,哈剌温只敦。即今内蒙古东北部之大兴安岭。《元史·太祖纪》: 岁癸亥(1203),“哈撒儿别居哈剌浑山,妻子为汪罕所虏,挟劝子脱虎走,粮绝,探鸟卵为食,来会于 (班朱尼河) 河上”。《史集》 作哈剌温只敦。此指呼伦贝尔盟境之兴安岭。《元朝秘史》 第206节: 成吉思汗对木华黎云: “东边至哈剌温山,你就做左手万户。” 即指此。


古山名。又作合剌温山。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元史·土土哈传》: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攻败兀鲁灰,“还至哈剌温山,夜渡贵烈河,败叛王哈丹”,即此。


猜你喜欢

  • 连达沟

    在今甘肃榆中县北。《方舆纪要》卷60金县:连达沟“在县北十五里。皆由浩亹以达于河”。《清一统地·兰州府一》:浩亹河“又连达沟在(金)县西北十里,两沟相接,故名。亦入浩亹河”。

  • 巴什库斯河

    今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鄂毕河上游支流比亚河捷列茨耶湖东南支流。《清一统志·科布多》:阿勒坦绰尔“在科布多城北,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东北。……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流潴焉”。

  • 椑县

    又作稗县。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南县东北向城。东汉废。古县名。椑,又作稗。西汉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属琅邪郡。东汉废。

  • 第四门市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三十四里泗门镇。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有第四门市。

  • 松门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本为海岛,后因泥沙淤积始与陆连。《舆地纪胜》 卷12台州: 松门山“在黄岩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按: 王羲之 《游西郡记》云: 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屿皆生松,故曰松门”。《方舆纪要》

  • 花碌山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寰宇记》卷90升州句容县:“花碌山在县北五十里。有古迹取矾坑存。”

  • 信成县

    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葛仙庄) 城关乡西北十二里。东汉废。《水经·淇水注》: “清河又北径信成县故城西。应劭曰,甘陵西北五十里有信成亭,故县也,赵置水东县于此城,故亦曰水东城。”古县名

  • 宜阳县

    ①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弘农郡。北魏为宜阳郡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福昌。隋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福昌县。②西晋

  • 八王陵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第六子桢封为楚王,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死后建陵寝于此。继有庄、宪、康、靖、端、愍、恭诸王均葬于此。

  • 高菀县

    即高宛县。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续汉书·郡国志》 作 “高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