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赕
宋大理改大厘赕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元改喜洲。
大理前期改南诏大厘赕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元初改为喜州,寻废。
宋大理改大厘赕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六十里喜洲镇。元改喜洲。
大理前期改南诏大厘赕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西北喜洲。元初改为喜州,寻废。
①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名金沙洲。杜甫《泛舟洞庭》诗“龙堆拥白沙”,即指此。②指白龙堆。在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敦煌间。《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裴松之注引《魏略西域传》: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有
元至元八年 (1271) 升济州置,属济宁路。治所在任城县 (今山东济宁市)。旋徙治巨野县(今山东巨野县)。十六年 (1279) 升为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改为府,治所在任城县 (今济宁市)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十五里。关当轵道之险,故名。当豫北平原入山西高原之要冲,自古为交战双方所必争。《元和志》 卷16河内县引郭缘生 《述征记》 曰: 太行山……有八陉,“第一曰轵关陉”。《晋书·慕容垂载
又名鼎安寨。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龙江镇。明、清置江浦巡司于此。
即今河北海兴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苏基镇。1965年于此设海兴县。在河北省海兴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苏基,人口2万。明永乐二年(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龙滘水“出县西南三十里龙头山,南流入于南海”。
夏、周国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国语·郑语》: “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 《左传》: 成公十一年 (前580),“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按苏忿生为武王时司寇,可见武王时苏子己居
在今安徽旌德县西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8旌德县: 蛟山 “山形蟉虬,如腾蛟然。后有洞,径险难入,其中平旷。唐永泰中,山寇王万敌啸聚于此, 招讨使袁击平之”。
即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格地。沿雅鲁藏布江左岸。为珞巴语名。现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今陕西镇巴县南青鹤观。1933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陕南县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