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嘉禾县

嘉禾县

①南宋景定元年 (1260) 改建阳县置,属建宁府。治所即今福建建阳市。元复改名建阳县。《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 建阳县,“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改为嘉禾县”。宋时置有银场。

②明崇祯十二年 (1639) 置,属桂阳州。治所即今湖南嘉禾县。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③1912年合嘉兴、秀水二县置,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1914年改为嘉兴县。


(1)古县名。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改建阳县置,治今福建省建阳市。属建宁府。《读史方舆纪要》:建阳县“宋景定元年,以县之唐石里嘉禾生,改为嘉禾县”。元复改名建阳县。宋时置有银场。(2)旧县名。本旧嘉兴府附郭嘉兴、秀水两首县,1912年裁府并县,改名嘉禾县。治嘉兴城(今浙江嘉兴市城区)。因与湖北省嘉禾县重复,1914年更名嘉兴县,采用古县名,仍驻嘉兴城。(3)今县名。在湖南省南部、湘江支流舂陵水流域。属郴州市。面积696平方千米。人口34.4万。辖8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为临武县地。东晋为临武、平阳县地。北宋仍为临武、平阳县地。明初省平阳县入桂阳州。崇祯十二年(1639年)析桂阳州、临武县置嘉禾县,治禾仓堡(一说仓禾堡,即今城关镇)。清重修《南岳志》引《衡湘稽古》载:“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属桂阳州。清属桂阳直隶州。1914年属衡阳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郴县专区,1951年属郴州专区。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属郴县专区。1959年与蓝山县合并为蓝嘉县,1961年撤销蓝嘉县,恢复嘉禾县,属郴州专区。1968年属郴州地区,1994年属郴州市。地处南岭山地中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花生、烟草、辣椒、苎麻为主。特产湘嘉鱼。林产有松、杉、楠竹、油茶等。矿产以煤为富,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并有铁、锰、钨、水晶石等。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工、水泥、酿酒、皮鞋、小五金等厂。郴嘉铁路通车至行廊镇蒲溪。郴道、汝嘉公路在县内相交。钟水通航。


猜你喜欢

  • 得胜口

    亦作香胜口。即今河北廊坊市东南七十六里得胜口乡。清乾隆 《东安县志》 卷2村庄: 西南路“得胜口离城四十五里”。在山西省大同市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长城要口之一。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筑得胜堡,

  • 科洛尔站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东北科洛乡。《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 条下: “墨尔根城站,又七十六里至科洛尔站。”

  • 和宁城

    在今陕西黄陵县东南。《晋书·苻登载记》: “登征虏,冯诩太守兰犊率众二万自频阳入于和宁,与苻纂首尾,将图长安。”

  • 三畤原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

  • 白草沟口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灵寿县:白草沟口在“县西北百六十里。北至龙泉关百二十里。正统九年设官兵戍守”。

  • 回马岭

    古称石关。又名天关。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腹中。《宋史·礼志七》:“回马岭至天门路峻绝。”清聂��《泰山道里记》:“自水帘洞坊至回马岭坊,凡七里。过此马不能登矣。”在山东省泰安

  • 丰县

    秦后期置,西汉属沛郡。治所即今江苏丰县。汉高祖刘邦为丰县人。《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沛指沛郡,丰邑即丰县。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记载:樊哙等见高祖时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

  • 准 (準) 裕勒都斯河

    即今新疆和静县西北开都河上游。《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准裕勒都斯河 “在喀喇沙尔西北。源出裕勒都斯地东北十里,西流会布拉图泉、扎噶苏台泉、格纳特泉、乌里雅图泉、乌尔图泉,出额勒伯克山谷口,与巴伦裕勒

  • 鄱阳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饶州路置,属江南行省。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寻改为饶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饶州路置,治鄱阳县(今属江西)。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流域(

  • 都兰县

    1930年置,属青海省。治所在都兰寺(今青海乌兰县东北)。1932年迁至希里沟 (今乌兰县驻地)。1951年迁驻香日德 (今都兰县西南)。1959年迁察汗乌苏 (今都兰县)。在青海省中部、布尔汗布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