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

1949年以四子部落旗改名,属绥远省。驻地在王府(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查干补力格苏木)。1952年迁驻乌兰花(今四子王旗驻地乌兰花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乌兰察布市。面积2.55万平方千米。人口20.4万,有蒙古、汉、回、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6%。辖1镇、10苏木、15乡。旗人民政府驻乌兰花镇。四子王旗,即四位贵族统辖的区域。其前身为四子部落。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卜图·哈撒尔的第十五代孙脑音岱,生有四子。这个四子部落原居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后因连年战争迁居于此。《清史稿·地理志》:“明为阿禄喀尔喀所据,分与四子,号四子部。”四子王旗因此得名。元为净州路。明为厄鲁特蒙古所据。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四子部落旗,属乌兰察布盟。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1928年属绥远省。1950年改称四子王旗。1954年撤销绥远省,划归内蒙古自治区。2003年属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有乌兰察布草原之天然牧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产牛、马、绵羊、山羊等。是内蒙古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农产小麦、莜麦、胡麻等。特产发菜、白灵鸟、黄芪、麻黄等。矿产有金、铜、萤石、天青、芒硝等。工业有皮毛、地毯、机械、印刷等厂和采矿。呼锡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古墓群、北魏抚冥城遗址、金净州城遗址和古长城遗址。


猜你喜欢

  • 西固镇

    金改西故镇置,属灵璧县。即今安徽固镇县。(1)又作西故镇。即今安徽省固镇县。宋属蕲县,金属灵璧县。清置巡检司于此。(2)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固镇,人口

  • 宁古塔城

    清初建,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南旧街乡。清吴桭臣《宁古塔纪略》:“相传昔有兄弟六人,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顺治十年(1653)设宁古塔昂邦章京与副都统于此。康熙元

  • 城阳国

    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改城阳郡为国,治所在莒县 (今山东莒县)。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莒县、沂南等地。东汉建武十三年 (37) 并入琅邪国。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以城阳郡改置,治莒县(今属山东

  • 赵川赕

    又称渠敛赵。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东南部。宋大理改赵赕。南诏皮逻阁置赵郡,阁罗凤改为赵川赕,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洱海)区

  • 下蔡新城

    即下蔡戍新城。南齐建,在今安徽凤台县南淮河东岸。《南齐书·垣崇祖传》:建元三年(481),“崇祖虑虏复寇淮北,启徙下蔡戍于淮东。其冬,虏果欲攻下蔡,既闻内徙,乃扬声平除故城。众疑虏当于故城立戍,崇祖曰

  • 铜牙城

    即铜瓦厢。在今河南兰考县西北二十四里东坝头乡西铜瓦厢集。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铜牙城“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俗呼铜瓦厢。《文选》注: “天子出,建大牙。又古有牙旗、牙门、牙城之称。今此牙城之制,

  • 曹老集

    又名曹营。即今安徽固镇县南曹老集镇。清光绪 《安徽通志》 卷50凤阳府: 曹营 “相传曹操立营于此”。

  • 碣石馆

    即碣石宫。战国燕筑,在今北京城西南。唐陈子昂 《燕昭王》 诗: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 下蒲水

    即今四川宣汉县、万源市之后河。《寰宇记》卷137东乡县:“分新安县于益迁、下蒲两水间置石州。”

  • 蔡汝

    唐方镇名。宝应元年 (762) 改豫许汝节度置,治所在蔡州 (今河南汝南县)。领蔡、汝、申三州。大历八年 (773) 废入淮西节度。唐方镇名。宝应元年(762年)置,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大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