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水
亦名四望溪,又名应灵水。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茫溪河。《寰宇记》卷74平羌县:“四望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陵州仁寿县界,来经县界合大江。”《明史·地理志》犍为县:“东有大江,东北有四望溪流入焉。”
亦名四望溪,又名应灵水。即今四川乐山市东南茫溪河。《寰宇记》卷74平羌县:“四望水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陵州仁寿县界,来经县界合大江。”《明史·地理志》犍为县:“东有大江,东北有四望溪流入焉。”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北周坊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1: 贵溪县西有周坊。
在今河北盐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13盐山县: 傅家营在 “县南五十里。又南接山东海丰县境,旧置戍守于此”。
亦作黑谷关。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八里新城子乡之黑关,与河北承德、兴隆二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黑谷关 “在曹家寨东北,有水关”。清设把总戍守。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北九十里井河镇。
①亦作中庐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一说在南漳县东北。三国魏属襄阳郡。南朝梁废。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清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宣和元年(1119)属襄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晋书·刘牢之传》: 东晋元兴初,“ (刘) 敬宣劝牢之袭 (桓)玄,犹豫不决,移屯班渎”。《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班渎在新洲西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长江南岸一带。东晋元
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即今白洋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80桃园县 “苏溪” 条下: “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村名。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九华山东麓、黄石溪西岸。属陵阳镇。人
在今福建德化县城东南郊宝美村。创烧于宋。元代有发展,至明代以生产白瓷著名。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1976年对屈斗宫窑址进行发掘,发现一条保留比较完整的窑基,出土六千多件瓷器和烧制工具。瓷器中洗、盆
又名冥河。即今甘肃西部疏勒河上游。《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冥安县: “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
在今青海湟中县东南。《方舆纪要》卷64西宁卫:那孩川渠在“卫南五十里。……《志》云:卫境之渠约二十有余,分流灌田,民资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