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四角屿

四角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东距风柜尾约350米。郑氏时曾筑有炮台。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四角屿“其形正方为名”。


猜你喜欢

  • 逢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逢亭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逢亭”,又称内逢,系布依语音译,即亭目居住地。

  • 帖夷郡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属宁州。治所在帖夷县 (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辖境范围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及甘肃文县部分地。恭帝二年(555) 改为昌宁郡。

  • 高僚原寨

    在今湖南蓝山县南。《方舆纪要》 卷80蓝山县: “高僚原寨在县南百里。其相近者又有紫僚原寨,皆崇山峻崖。崇祯十 一年,群 ‘贼’ 结聚于此,官兵讨破之。”

  • 刘口

    即刘家口。又名刘口集。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北刘口乡。旧属山东曹县, 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沙辘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沙鹿镇。原为高山族平埔人沙辘区。连横《台湾通史·建国纪》:南明永历二十四年(清康熙九年,1670)十月,“沙辘番乱,平之”。日本侵占后,初设沙辘区,1920年后改设沙鹿街。1945

  • 乐龙汛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七十八里乐龙。清时有外委戍守,彝语“乐”为石,“龙”为城,意即石城。

  • 欣道县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改宁人县置,属容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入普宁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宁人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属容州。北宋

  • 慈磵

    亦作慈涧。即今河南新安市东南之磁河,在慈涧镇北与涧河合为磁涧河,注入洛河。《水经·谷水注》: “谷水又东,少水注之……世谓之慈涧也。”《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寿安县有慈涧。《资治通鉴》: 隋大业九年

  • 银瓶浪盏山

    在今福建明溪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归化县: 银瓶浪盏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四峰连属,中一峰园尖如瓶,余三峰圆小如盏,故名”。

  • 上官桥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南官桥街。旧属江都县, 明置巡司于此。